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章 第一桶金 (第1/2頁)

三思兩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僅僅十萬塊的定金,是買不到一百多畝的紫皮甘蔗的。

以一畝地大約三千根甘蔗算,得九千塊,才能買下一畝地的甘蔗。

128畝,楊明得準備一百多萬,才夠支付蔗農們的甘蔗款——這是他們的辛苦錢、血汗錢,一分都不能少給。

只是楊明的本錢不夠,他只得先用十萬塊的定金,購買了33400根的甘蔗。

然後以先提貨後付款的方式,向蔗農們收購66600根的紫皮甘蔗,承諾十天之內,甘蔗款就會到賬,絕對不會拖欠。

如此兩樣加在一起,就是十萬根的甘蔗。

……

10月18日,跟楊明合作的蔗農們,連同他們的家屬,合計上百號人,在甘蔗田裡忙活了一天,收割了三十多畝的甘蔗,拔了足足十萬根的量,以每十根為一捆打包,合計一萬捆,放到了楊明所指定的某個地方——此地離馬路較近,人煙稀少,且附近沒有攝像頭存在。

當天晚上,楊明忙活了一夜。

他瘋狂操作,將那一萬捆的甘蔗,全部轉移存放到了一個單獨開闢的倉庫空間中,容積約1萬立方米,命名為“甘蔗倉庫”——該倉庫楊明提前充入了標準氣壓的空氣,並透過控制空氣分子運動速率的方式,將溫度降低到5c左右。

故而該倉庫的環境設定,是恆溫恆溼,非真空,偏低溫。

目的,自然是為了延長甘蔗的儲存時間。

這個轉移搬運的過程,也消耗了楊明大量的精神力,甚至嚴重透支,搞到頭痛欲裂,幾乎精神分裂的程度,不得不咬牙堅持到最後。

第二天上午。

陳鋪鎮很多人都震驚了。

“甘蔗,上萬捆的甘蔗,全部不見了,那個年輕人也不見了!”

“那位小楊老闆,會不會卷甘蔗跑路了,我們的尾款怎麼辦?”

“騙子,那年輕人會不會是個騙子,我們都上當了?”

“要不要馬上報警,挽回我們的損失?”這位蔗農打算掏出手機。

“你們這是幹什麼,有什麼好慌的?”

陳文福站了出來,揮揮手道:“那年輕人千里迢迢的跑過來,不騙你們手裡的錢,只為騙走你們地裡的幾捆甘蔗,他真要是騙子,何必要繞這麼一個彎?”

“再說前天做擔保的時候,那年輕人讓你們拍下了他的人臉照片、身份證照片,按了指紋,留了聯絡方式跟家庭住址,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他能跑到什麼地方去?為了價值二十萬的甘蔗,他有必要違法犯罪?”

“你們都別想多了,那年輕人肯定是賣甘蔗去了,很快就會有訊息傳來,誰要是不放心,現在就可以跟他打個電話,看能不能打通。”

經過這麼一番分析。

蔗農們很快平靜下來,紛紛點頭,認為陳文福說的很有道理。

當然也有不放心撥打楊明電話的,電話很快打通,得到楊明給的“賣完甘蔗,馬上回去”的承諾後,蔗農們都放下了心。

……

10月20日,上午。

贛西省,洪都市,大型批發市場。

楊明的身影,出現在了這裡。

水果批發商蔡健生,據說是批發市場中,在水果批發方面,實力最為雄厚,人脈關係最廣泛的,且信譽良好,很有口碑,很多人願意跟他合作。

楊明費了好一番的功夫,經過他人介紹,才見到了這位大概四十來歲,看起來十分儒雅的蔡健生。

知道這位蔡老闆時間有限,楊明先做了個自我介紹,然後便開門見山的道:“蔡先生,我有一批紫皮甘蔗,不知道你收不收?”

“甘蔗,年輕人你有多少?”蔡健生看著他問。

“要多少有多少,至少一百萬根。”楊明道。

“價格呢?”

“六塊,我只要六塊。”楊明提前打聽過了,現在批發市場的紫皮甘蔗批發價,是七到八塊一根,他出價六塊,蔡健生一轉手,就能賺一到兩塊。

據說蔡健生的名下,還有多個水果店的加盟品牌,是多個品牌的大股東,如果他把甘蔗,直接運到水果店***如12一根,或者15一根,利潤還要更高。

沒有虧的可能。

“年輕人。”

蔡健生卻搖頭道:“我的一個合作伙伴,給我的甘蔗價格,是6塊5一根,他跟我合作了十年,你說我能不能為了5毛錢的利潤,而得罪這個多年的老朋友?商場,是一個既講利潤,也講感情的

《我的無限倉庫》 第五章 第一桶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