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鹽場 (第1/2頁)
金黃的雞翅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進忠一頭霧水的安排手下去安置兵將,跟著劉國軒換了一身常裝,領了七八個隨從一同出了碣石鎮城,策馬向東南而行,來到一座鹽場之中。
碣石鎮自古便有“漁鹽饒鎮”之稱,唐代已在此設官辦鹽場生產海鹽,碣石鎮最初設城,就是因為鹽漁之故,時至今日,碣石鎮的石橋鹽場早已是惠鹽最主要的出產之地,而惠鹽又是粵鹽最主要的一部分,惠州府富裕,大半就是因為這海鹽的重利。
劉進忠對富裕的惠州府垂涎已久,對石橋鹽場自然也早有渴求,但如今他才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石橋鹽場,卻見整個鹽場被木柵圍起,這倒是不奇怪,鹽丁困苦、形同奴隸、多有逃亡,這些木柵防不住外敵,防的便是鹽場裡的鹽丁逃跑。
來到鹽場門口,守門的卻不是一般鹽場那樣的監工、民勇,而是幾個提著簡陋武器的鹽丁,劉進忠一眼就看出他們的身份,鹽丁灶戶勞動環境和生存條件極為惡劣,整日在海風不絕、烈日暴曬的灘塗高強度勞作七八個時辰,煮鹽之時還要日日面對高溫大火的炙烤,大多面板都是漆黑乾裂的,身形也因為吃不好睡不好而乾瘦弱小,從外形上就和普通百姓有很大的差別。
但這些鹽丁又和其他鹽場的鹽丁不一樣,他們不像別的鹽場的鹽丁那樣只有拼接的破衣遮體,反倒是衣著乾淨整潔,甚至腳上穿的都是新鞋,他們也不像其他鹽場的鹽丁那般畏畏縮縮,見到劉進忠等人策馬而來,反倒是挺直了乾瘦的身子迎了上來,許多人目光還有些習慣性的躲閃和卑微,但大體上都是直視著劉進忠等人的。
這讓劉進忠都有些不確定他們的身份,正要低聲相問,並馬而行的劉國軒讓身邊的隨從上前去與他們交談,自己已經靠到劉進忠身邊解釋道:“這些人都是鹽丁,這石橋鹽場裡的鹽丁!”
“定虜伯應該也看出來他們的不同了,這些鹽丁身上穿的衣服鞋襪,是紅營專門發給他們的,不僅是這些人,石橋鹽場數千的鹽丁和家眷,紅營將整個陸豐縣城和碣石鎮的衣物鞋襪都買空了,又組織了縣鎮裡的繡工布坊做衣,還從繳獲和軍中撥了一批衣服,讓這鹽場之中的鹽丁家眷統統穿上了新衣。”
聽到紅營的名號,劉進忠面色微微一沉,倒也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那幾個鹽丁只詢問了幾句,確定他們不是清廷的人便放他們入內。
劉進忠策馬入內,卻見這石橋鹽場與他往日所見的鹽場大不相同,各處鹽場隨處可見的鹽灶只剩下很少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鹽池,鹽場內也不見鹽丁居住的窩棚,反倒是一排排整齊的木屋立在遠處,還有幾個水車模樣的建築豎立在海邊,尚在修建之中。
“這石橋鹽場用的是曬鹽之法?”劉進忠有些驚奇,曬鹽法早在明代就已出現,嘉靖年間便已經在天津長蘆鹽場進行易煎為曬,傳統的煮鹽法需要大量的燃料,生態破壞嚴重,而且煮煎出來的食鹽雜質很多,品質難以管控,成本高昂,曬鹽法得鹽可數倍於煮鹽之法,產量更高、品質更高,操作起來也更為簡便。
但曬鹽法也並非全無缺點,其一便是要對傳統鹽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將鹽灶改造為灘池,其次曬鹽法先要納潮,將海水引入蒸發池內,如今各處鹽場通行的是二人柳鬥提水灌池,但可想而知,兩個人掄圓了胳膊淘海水,一天也淘不了多少。
而且曬鹽法依賴於陽光,陰雨天氣便無法進行,故而如今即便是施行曬鹽法的各處鹽場,大多還是曬煮並用,大多數的鹽場,乾脆還是用著老式的煮鹽法,在劉進忠的印象中,石橋鹽場也該是施行著傳統的煮鹽之法才對。
“現在是了!”劉國軒當起瞭解說員:“紅營拿下碣石鎮和陸豐縣城後,發動全軍和鹽場鹽丁對這石橋鹽場進行了改造,短短几天之內,不僅將原本的鹽灶改成了鹽池,還給鹽丁專門建了宿屋……”
劉國軒朝那些尚在修建之中的水車一指:“還有這些水車,是專門修建來納潮提水的,相比於傳統的柳鬥提水,提水可多十倍有餘,每次可提水近一百餘畝,聽說紅營之後還準備建一座八篷風車,配合水車,可每次提水三百餘畝……”
“將軍!”劉進忠打斷了劉國軒侃侃而談的介紹,看著他的目光有些疑慮:“紅營費這麼大的力氣改造鹽場,難道是準備把這石橋鹽場一口吞了不成。”
“潘先生說得冠冕堂皇…….劉國軒有些無奈的一攤手:“潘先生說,這鹽場裡勞作的是鹽丁、產鹽的是鹽丁,鹽場改造,那些鹽丁也是出了許多力氣的,誰來管理石橋鹽場,自然是他們這些鹽丁說了算!”
“當真
《赤潮覆清》 第337章 鹽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