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捧瓷土 萬千匠心 (第1/3頁)
闌風伏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先衍出了滕王閣靈源之地,然後去往鐵柱萬壽宮靈源之地。
千載萬壽宮,半部豫章史。
有著1700年曆史的萬壽宮,是豫章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它由祭祀而起,因贛省移民的遷徙而盛,又隨“江右商幫”的崛起而遍佈五湖四海。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共有萬壽宮1600多座,可謂“有贛省人的地方,就有萬壽宮”。
上千座萬壽宮中,位於新建區的西山萬壽宮與西湖區的鐵柱萬壽宮最為特殊,兩座萬壽宮都是祀奉江西福主許真君的重要場所。
西山鎖龍頭,鐵柱鎖龍尾。
其中鐵柱萬壽宮傳說是許真君手持寶劍斬殺蛟龍之處,如今已成為熱鬧的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而西山萬壽宮又名玉隆萬壽宮,乃許真君故宅、修道及得道成仙的地方。
鐵柱萬壽宮是透過重新修繕、保護性修復、原址復建等手段,再次迴歸人們的視野。
鐵柱萬壽宮,雖然被打造成了一個歷史風貌區注入了很多現代的文旅概念。但這裡承載了南昌歷史人文變遷和集體記憶。
舊貌換新顏,萬壽宮風貌街區的煙火人間,續寫著新的人文故事,承載在這裡的歷史人文孕育出了靈源,以這座永珍宮為核心形成了靈源之地。
淨明忠孝道的祖庭——西山萬壽宮,又名玉隆萬壽宮,江南著名的千年古觀,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八福地,為紀念東晉名道許遜而建,迄今己有1700年的歷史。
西山萬壽宮初名許仙祠,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初一,淨明道祖許遜功行圓滿,得道成仙,攜家四十二口“拔宅飛昇”,族民鄉紳立許仙祠祀之。
南北朝時期,“許仙祠” 更迭名稱為 “遊仙觀”;
宋太宗、真宗、仁宗等先後賜書,將 “遊帷觀” 改為 “玉隆宮”。
宋徽宗親自書寫 “玉隆萬壽宮” 匾額;
元代,玉隆萬壽宮成為江南正一符籙道派四大宗壇之一的 “淨明宗壇”;
明洪武皇帝賜予 “妙濟萬壽宮” 新匾額一方。
萬曆年間,在司空吳桂芳、司冠李遷、司馬萬恭的倡議下,對玉隆萬壽宮進行重修;
清乾隆二年,江西巡撫嶽浚召集所屬府縣捐款修建萬壽宮。
另外還有一座象湖萬壽宮,主祭之人也是許遜。
三座萬壽宮,孕育出了三處靈源之地,這是許遜留給南昌的禮物,亦是南昌人虔誠的祭奠,給自己帶來的禮物。
與象湖永珍宮靈源之地透過水脈相連的另一個靈源之地就在象湖的隔壁梅湖之中。
青雲譜靈源之地,亦或被稱為八大山人靈源之地。
青雲譜道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當時稱為梅仙祠。東晉時,許遜在此開闢道場,易名為太極觀,正式形成道統,屬淨明道派。
此後,該道院經歷了多次改名和重建。唐大和五年(831年),改稱太乙觀;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為天寧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朱耷隱居於此,改建為青雲圃;清嘉慶年間,改為青雲譜。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傑出畫家和書法家朱耷(1626—約1705)的別號。朱耷,本名朱統鐢,字刃庵,號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出生於贛省南昌
明朝滅亡後,他削髮為僧,住南昌青雲譜道院,後改通道教。朱耷擅長書畫,尤其以水墨寫意畫著稱,其花鳥畫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畫則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他的書法也極為出色,吸收了歷代名家的特點,自出己意,風格縱逸。
八大山人的畫作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善於運用象徵寓意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在他的書畫作品上,更在於他對後世藝術的深遠影響。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等巨匠都深受其薰陶。
夏先衍以前遇到的都是文學家,他是第一次遇到畫家所孕育而生的靈源,似乎與其他歷史名人的靈源並沒有太大區別。
於是他沒有進入八大山人紀念館。只是在外面探查了一番這裡靈源的氣息。
夏先衍錯過了一場神奇的美景,八大山人紀念館內朱耷的真跡彷彿活了過來。
一幅幅畫,一幅幅字,似乎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如入畫境。
這種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第161章 一捧瓷土 萬千匠心(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