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不出仕 (第1/2頁)
布袋外的麥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說把吐蕃打怕了,聽說吐蕃那邊還有個大盛朝嫁過去的公主斡旋了,聽說吐蕃讓人捎信了:不打了,要向你們朝廷議和。
聽說的事做不了真,倒也不假,反正沒見再有傷員送過來了,倒是有將領帶著犛牛過來換牛肉的。
看來這戰是真停了。
都什麼人呀?人家想打就打,想和就和?那多沒面子。
要我說,直接打上拉薩去……這時候好像不叫拉薩,也不知道布達拉宮有沒有。
不打戰還是很好的,最起碼傷病營閒了。
這是青海湖一帶,再往西走走應該能找到茶卡鹽湖了,那號稱老天爺的鏡子的景點。
徐義看過了,倒不是想欣賞景色,是想那裡的鹽…~
早在公明殿徐義就想過鼓搗精鹽了,本來是不會的,看過小說以後就會了。不想一下子顯擺的太多,就一直踩剎車。
這後來又是犛牛肉,又是蒸餾石油的…~顯擺的挺多了。
可是這鹽湖就在眼前,心裡是真癢癢啊!
癢癢也憋著!這種看著錢不能撿的滋味,真的好難受啊。
徐義越發有種天老大他老二的感覺……天生我徐義,卻不能施展,真是太憋屈了。
“義哥兒,你才十二歲,不,也快十三歲了。”
崔珪有點莫名其妙,這話說的沒頭沒尾的,雲裡霧裡的。
這又不是什麼新鮮事,十二歲十三歲咋了?有必要這樣鄭重其事。還一臉嚴肅的說嗎?
不但如此,崔珪還擺出一副要詳談,要長談的架勢來。
臉色相當鄭重。
“崔叔,有什麼就說吧,小子扛得住。”
徐義有點不祥的預感……其實是崔珪這架勢讓徐義警覺了,他有屁的預感。
“朝廷的封賞詔令到了……”
緊張了,真有點緊張了。長呼一口氣,努一下,靜靜心。
沒什麼,無非就是首功存在異議唄…~大概就是這個可能。
石漆沒有查驗,又想瞞過去,那徐義這個參軍,連一箭都沒射過,更別提衝鋒陷陣了,拿首功也就可能說不過去。
徐義也正色了,小臉繃緊了。
“得先給你說一下,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崔叔越廚代庖了,跟節帥商量後奏報才有的這結果。”
你倒是說呀!賣什麼關子?這讓人七上八下的,就跟撓腳心不動,始終抬著手指一樣……很難受的。
“在報功的捷報後面,我與節帥附了陳情書,是關於你所有的一切的陳情書。”
“提及了你是孫神仙的傳承人,僅限於瘡科傳承,具體說明了你無心醫道的想法。所以,在此事上就把攻打石堡城的計謀一事詳盡的陳述了。”
“只不過讓人難以置信,宇文融遣人核對軍功也是應有之義。不過,他似乎有意瞞著聖人石漆······”
“在陳情書中,節帥與我商量,向朝廷表達了你暫時不出仕的想法······義哥兒,你還小。”
不出仕?就是不當官唄。
說實話,徐義挺失落的。想象了那麼多,就這樣沒了,夢真的就是泡影啊。
不過,徐義好像也有一點踏實,似乎心裡的緊張放鬆了,落地了。事實上,他確實還沒做好當個官的準備。
兩種情緒夾雜著,徐義很不敞亮。讓崔珪和李煒這樣替自己做了決定······也算吧,人家是好心,怨不得人家。
“崔叔,小子理解。沒有就沒有唄,我還回公明殿······”
說這話,徐義是頹廢的,甚至帶著莫大的委屈,都想哭了。
憑什麼呀?救人我救了,打戰的辦法也是我想出來的,憑什麼就不給個官噹噹?
小官也行呀!不會把現在這個什麼勞什子參軍也給抹了吧?
虧了,虧大了,有志不在年高,年紀小怎麼了?
怨氣很大嘛。
不過徐義還能忍住,沒有讓崔珪看出來······還得靠著人家混,有怨氣也得憋回去。
“節帥遷朔方節度使,進兵部尚書;老夫我遷秦州刺史,所有將領一律受賞。”
“石堡城更名振武軍,郭子儀任軍使,主石堡城軍務。”
徐義不想聽了,都特麼升職的升職,調任的調任,唯獨漏了個他······
要說這一戰沒自己,李煒的隴右節度軍不死個兩三萬能拿下石堡城才有鬼!
這時候假惺惺的來
《苟個富貴盈門》 第四十章 不出仕(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