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六七章 立威 (第1/2頁)

布袋外的麥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義這時候的出身已經歸於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就是李績、徐世績那一族,是曹州離狐人。

總以為有多遠呢,徐義一行才離開東都,離開都畿道,準備長途航行的,結果,也就一天多的功夫,就已經進入了曹州境了。

同屬江南道,真心沒點距離,又是航運順風,一日千里。

早知道離的這麼近,就該找些其他藉口來著,既然是躲,那就躲的遠遠的,也能玩玩山水,這不遠不近的。

徐義心底的不摻和,是真正的丟開,根本不是崔升嘴裡那種時時關注的離開。

這不,信就來了。

“薛韶是誰?”

崔升派人送來的時李煒的信,信中提到左金吾衛在細柳營至長安的接送馬車中,查獲了火藥彈,攜帶火藥彈的人叫薛韶,徐義有點記不清這人了,應該不是大匠,多少放心了一點。

“主公,薛韶是校尉,帶領一隊輪班看護火藥作坊的庫房。隸屬於右衛,是廣平郡公的人手。”

申屠也跟著叫主公了,雖然尚未認什麼家臣家將,事實上已經徹底算徐家人了。這次跟著來祭祖,也是有意在祖地認家臣的。

“右衛的人?若是咱們查獲了,恐怕是殺不得吧?”

徐義還看了看徐思順:會不會他知道些什麼?

“族叔,事實上,廣平郡公所謂的右衛大將軍,從來不曾管過右衛的事務,甚至軍營都不曾去幾次。”

“廣平公早沒了先祖當年之勇,朝堂傳聞他是因高翁擢升······”

或許真的如此吧。看來所謂的脫身,並不是脫心。就這信件所說的,徐義也需要考慮將來火器作坊的守衛問題。

不僅僅是工匠呀。

“族叔,小侄還聽說,這薛韶是太子妃薛氏遠親? 原本是在安西任職? 是透過太子妃的關係進長安的,而經手人是左相李林甫······”

資訊量好到呀!

徐義雖然感覺到朝堂的異常? 卻不認為太子真有謀反的想法。大盛的十六衛? 包括哪些有實力的邊州節度使,沒有一個是太子的人? 就王忠嗣,那也是聖人的義子。

這時候跟太子有關聯的人居然盜竊火藥彈······

“薛韶進長安時? 李林甫進兵部尚書不久。薛韶因為怯戰? 從旅帥降為校尉使用,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是延王李洄遙領,實際是趙含章在統領安西軍。”

徐思順還真是熟悉朝廷的彎彎繞,說起這些典故來如數家珍。

“侄兒之所以清楚這段故事? 是因為當初侄兒正好在延王府上聽差? 有些文書侄兒都過目了。”

“那薛韶可真是太子妃親戚?”

“侄兒記得當時確實有太子妃的書信,是向延王求情的。不過,延王與太子並不和睦,倒是跟李林甫親近一些。”

無間道呀?徐義都有點蒙圈。

也就是一個校尉級別的看守,滿打滿算手裡就帶著三二十人? 他的行為卻拉扯了這麼大的風浪。

從李煒的書信中,徐義能感覺到李煒的森森殺氣? 應該真正的搞株連了,應該真正的是殺無赦。

恐怕這樣的情況? 聖人也知曉了,至於是不是牽連到太子一系? 徐義不敢確定。

在涉及到皇位和謀反問題上? 皇帝的想法不能以正常人揣度。

大盛朝很奇怪? 武將,或者說臣工謀反,似乎還不至於下狠手,若是皇族謀反,往往比臣工受的罪伐還重,說不清到底哪家親。

不過,在徐義看來,太子除非是個二貨,純粹的二傻子,才會派跟自己有關聯的人偷火藥彈······

好像這樣不遠不近的離開長安也挺好,徐義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思了。

這樣的大戲,離開長安有些可惜了。若不是擔心牽扯到自己,徐義覺得就近在長安看熱鬧是最好了。

“讓船工壓壓速度,確保在清明之前到達就行,別麻煩地方州府了。咱就悄悄的祭祖。”

徐義現在特別想知道其中詳情,以及事情的發展變化,離得遠了,就沒有了及時性。

悠哉悠哉的在黃河上飄著,徐義心裡卻不悠哉,反而有點著急了。

終於來信了:在信安王查獲火藥彈離開細柳營後,立即將薛韶整一隊軍卒盡數捉拿,並且在第一時間進宮奏報了聖人。

聖人出宮,帶著諸皇子,包括現在還繼續遙領安西大都督的延王、壽王、太子以及鄂王李瑤、光王李琚。

《苟個富貴盈門》 第一六七章 立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