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新懷商的崛起 (第1/2頁)
暗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史上,青花扇子曾在全國佔據一席之地。郭師傅是青花技藝精湛的老一代制扇人的代表人物。
葛家的扇廠能維繫那麼多年,他功不可沒。
聽聞春妮想讓青花扇子走向國際市場,郭師傅頗為感慨。
“其實早在18世紀,我國對外貿易中除了絲綢、瓷器和茶葉外,扇子也是很重要的商品。小時候聽我爺爺講,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就在廣州定製了八萬件中國扇子,其中就有我們青花的扇子。”郭師傅不無驕傲地說。
這段歷史春妮還是首次聽說,饒有興趣地請他繼續講吓去。
作為起源國,扇子在中國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最初是由羽毛製成,後來發展為用竹子和木頭當材質。
16世紀初,葡萄牙商人來到中國,將扇子作為精緻優雅的配飾帶回了歐洲,受到歐洲上流社會的追捧,一度成為進入上流社會的“入場券”,被稱作“女性的權杖”,婚禮、舞會、皇室加冕,甚至葬禮等場合,處處可見中國摺扇的身影。連法國作家伏爾泰都說“不拿扇子的女士,猶如不拿劍的男子”。
當時的廣州十三行不僅是中國大宗傳統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世界奢侈品、時尚、日用品等各種品類的重要加工製造產地。
從東印度公司的訂單中,敏銳的廣州商人嗅到了海外市場的需求和喜愛,以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設計了不同造型和材質的扇子。
後來因戰亂,中國扇子的身影一度從國際上消失,被後來者居上的日本扇子搶佔了大部分市場……
“唉!”郭師傅講完,重重地嘆息了一聲。
春妮手抱於胸,若有所思。
青花地處懷州腹地,她沒有想到,早在幾百年前,精明的懷商就和廣州十三行有貿易,讓小小的青花扇子漂洋過海,驚豔了歐洲的宮廷貴族,成為享譽世界的知名“時尚潮牌”,盡顯了中國東方文化的意蘊。
舊時的懷商被歷史的大潮淹沒了,為什麼不能借由扇子讓新懷商得以崛起呢?
春妮的想法和郭師傅可謂一拍即合,但她有些為難……郭師傅當初是父花重金挖來的,他的月薪至今還是個謎,自己目前一窮二白,哪有能力付他的工資?
何曉慧曾要給葛春妮五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但她只拿了兩萬。他們葛家雖是做實業的,春妮卻是個新司機,她怕萬一操作不當連累了好友。
再者,那兩萬塊錢是生產運營的本錢,若用於支付工資的話,夢想還沒發芽就得凍死在冬天裡。
“怎麼了?”郭師傅見她有些猶豫,問。
她一時不知道怎樣把談話進行下去了。一種找不到話題的慌亂感在內心狂長。
“不要為我的工資擔心,只要能把這個做起來,讓咱們青花扇子真正的走出去,我不要報酬都行。”郭師傅看出了她的心思。能讓這荒廢的扇廠重新活過來,是他的心願。
“給您20%的技術股,怎麼樣?”春妮試探性地問。
“成交。”他爽快地答。
“謝謝,謝謝您郭師傅。”
春妮知道郭師傅把自己綁在了她這輛笨拙的戰車上,榮則俱榮,敗者皆敗,很是感動。
外銷的扇子主要以摺扇、平扇、骨扇和羽扇四種樣式。目前他們的條件有限,決定先用竹質的摺扇和絹扇來試水。
做扇子的工藝流程細碎而繁雜,尤其是絹扇,布料、溫度、溼度,漿糊的粘稠度等都是重要因素。
春妮設計了一組以蜀葵為主題的扇面。郭師傅親自動手製絲網版,將設計圖變成了扇面,又將扇骨加入芳香類植物熬煮加工,做好的扇子竟然飄著淡淡的幽香。
葛春妮穿著自己親手做的白色長袍,手持扇子,輕盈如夢地走在有著時代包漿的制扇作坊裡,扇面上的蜀葵栩栩如生,每走一步,都像是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幽香撲鼻,像從古畫中走下來的人物。
郭師傅做了一輩子扇子,從沒見過如此人扇合一的景象。
他拿袖子擦了下眼睛,感慨地說:“春妮啊,真好,真好,你爸爸要是能看到,該多高興啊。”
春妮的心口猛地揪了一下。
……
經過這麼多年的商海磨練,何曉慧的嗅覺變得異常靈敏。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國外的商務貿易代表來華的頻率高了起來。她去北京總部彙報工作時,帶了幾把春妮的樣品扇子,作為禮物送給了商務貿易團的代表們。
他們對精
《竹塢巷的葛春妮》 第一百四十章 新懷商的崛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