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章 (第1/2頁)

桑文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馬成勝聽得又搖頭又嘆氣。女孩的爸爸說辛娓娓手裡有一張他名下信用卡的副卡,不過為了逼女兒聯絡家裡,他今天剛剛把這張卡停掉。馬成勝讓人查了一下女孩手裡的那張信用卡的使用記錄,最後一次使用是在一天前,在箐城的一個娛樂城裡。馬成勝在箐城刑警局有個熟人大黃,他們倆是同一年入的警校,馬成勝給大黃打了個電話說明了一下情況。大黃讓手底下的小警察去那個娛樂城裡調出了一天前的監控。畫面不是很清楚,只有短短的幾秒,但是可以看出一個女生戴著鴨舌帽,進了娛樂城。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她離家出走的時候穿的那一身。

&esp;&esp;馬成勝把影片傳給接待辛家父母的警察,他們把那短短的影片看了好幾遍,表情才稍微舒展了一些。警察安慰他們,“孩子沒丟,這不是好好的嘛。”

&esp;&esp;辛家父母說,“可她怎麼去了那種地方?”

&esp;&esp;警察說,“年紀太小,不能單獨入住酒店,去娛樂城裡開個包間,可以玩,可以點餐,也可以睡覺,也不用看身份證。”

&esp;&esp;辛爸“哦”了一聲。

&esp;&esp;“孩子玩夠了,沒錢了,自然會聯絡你們。我聽說這已經不是這孩子 1

&esp;&esp;1996 年的秋天,徐心蘿曾受邀去電臺做了一回嘉賓。

&esp;&esp;那是一個深夜訪談類的節目,徐心蘿一共做了三期。主題是青春。電臺本來邀請的是副刊的編輯。可主編說徐心蘿更年輕有朝氣,所以她去了。

&esp;&esp;這三期節目反響不錯,電臺收到了不少觀眾來電來信,因為這個徐心蘿做嘉賓的節目又增加了一週。一週後節目結束,報社的傳達室轉給徐心蘿十幾封信,應該都是熱心聽眾寄來的。徐心蘿一封也沒看。她拉開辦公桌最下面的抽屜,把信放了進去。

&esp;&esp;直到大約半年以後,有一天她整理辦公桌,又翻到了這些信。那是個週末的傍晚,同事們都走了,辦公室裡就剩她一個人。也許是要下雨了,外面的天陰沉得厲害。徐心蘿給自己倒了杯水,然後坐下來,一封一封地拆看這些信。這個時候她才注意到,其中一封信是從麒城十中寄出的。寫信人的署名是“小魚”。很顯然這是個化名,徐心蘿把這封信看了好幾遍,總覺得這字跡好像有點眼熟。她想了很久,不得要領。直到她拿出自己厚厚的採訪筆記,翻到 302 宿舍案裡受害女生作業本日記本的照片一一對比。這些都是她去五個受害女生的家裡採訪時,經受害者家人同意才拍攝的。她找到孟玲瓏的那張,把照片和信放在一起自己的看。一股子冰涼順著腳趾一點一點漫延上來淹沒了她。她幾乎可以肯定了,這封信,是孟玲瓏寄給她的。

&esp;&esp;徐心蘿一個人無聲地哭了很久。她記得自己曾經和一位同行聊天,說起做社會版記者這個行業最怕的是什麼,那個已經當了幾十年記者的老前輩說,“最怕見怪不怪。剛入行的時候,什麼事都是讓你激動,讓你不忿,讓你義憤填膺甚至奮不顧身的,可幾年下來,看慣了人情冷暖,悲歡離合,覺得人世間的事,也就這麼回事了。甚至到了後來,遇到主動聯絡你想要尋求幫助的當事人,你會在心裡生出一種傲慢,切,就這麼點小事也值得我去報道?人前還是裝的悲天憫人,心底卻是一點震動都沒有了。我變得不僅不真誠,而且變得鐵石心腸了。”

&esp;&esp;那位前輩囑咐她,“小徐,我希望你可以永遠衝動,永遠熱情。”

&esp;&esp;徐心蘿知道自己欠下了一個債,並且永遠無法償還。而且她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走向那條與老前輩所期許她的,相反的路。自己的心已經變得冷了。長久以來,退意就像是觸角,時不時就會冒出來,挑逗她一下,而看到這封信以後,她才是真正的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esp;&esp;徐心蘿記者你好!

&esp;&esp;我是在聽了你一週的節目後才決定寫這封信給你的。我曾經在學校的閱覽室裡看過《麒城夜報》,也很欣賞你的文筆和才華,這次能夠在電臺裡聽到你的聲音,心裡充滿了驚喜。

&esp;&esp;冒昧寫信給你是我有一個疑問,想要問一位人生經驗相對豐富的人。你也許想問,我為什麼不去問我的老師或者生活裡的長輩,自然,我是可以這樣的,但這樣做,會給我帶來很多麻煩,而

《我們消失的那一年》 第22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