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6章 建牙達蘭喀喇 (第1/3頁)

江中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色爺和溫彥博的指揮下,白馬部的部眾們只用了兩天就把白馬部的牙庭建了起來。

舉行儀式的那天,小白在戒色的誦經聲中,從巴拉虎手中接過一條豎起來能有一人多高的狼皮筒子,轉身交給了白馬部珂羅啜溫彥博。

老溫將狼皮筒子高高舉起大聲吟誦著他自己寫的告天文書。最後,這條狼皮筒子變成了狼尾纛,飄揚在狼頭纛的右邊,而飛馬旗則樹在左邊,那塊招牌掛在了巨大的穹廬的正門上方。

這麼短的時間內白馬部的就牙庭初具規模,腦包這塊自然形成的高地也發生了改變。

高地頂部被清理的更加平整,中間地勢最高處是一座巨大的穹廬,那就是白馬部的主人江小白和他的幕僚們議事的地方,也就是白馬部的牙庭。牙庭的門正對著的那座土堆已經被挖平,成為了白馬部的正門,正門和牙庭之間是一條筆直的通道。

圍著牙庭劃分成四個區域,靠近南面的主通道右邊的是養牲畜的地方,左邊是留給歸附的草原部眾居住的,那裡已經搭起了一些氈包和帳篷,巴拉虎的氈包就在最前面。

巴拉虎現在不是梅錄了,因為投奔白馬部的草原部眾已經超過了中原部眾,達到了將近三百人。所以,小白任命巴拉虎為白馬部的俟斤(相當於州刺史郡太守),他主要管理歸附白馬部的草原部眾。巴拉虎的頂頭上司是大俟斤巴臘琴,不過巴臘琴一般不管事兒,所以實際上巴拉虎還是直接歸小白管。

緊挨著牙庭兩側的則是中原部眾的帳篷,那帳篷排列的整整齊齊蔚為壯觀。牙庭之後則是一排排的木板房,那就是倉庫了。為了建這些倉庫,達蘭喀喇山上夠得上材料的樹被砍伐了一大半,就這還遠遠不夠呢。

沒辦法,小白的揹包系統雖然是有限但也挺能裝的,小白僅僅把一半的糧食和生活物資拿出來就把這些板房塞滿了。為了省出更多的有用空間,小白不得不下令把達蘭喀喇山山體上的狼窩擴充套件成窯洞作為臨時倉庫。幸好現在已經入冬土地乾燥,挖洞做倉庫不用擔心物資受潮發黴。

至於那些草料就只得堆放在草原部眾居住的區域裡,因為那裡住的人少,還有很大一片空地。

在高地邊緣豎起了木質的柵欄,柵欄後建有碉樓、箭樓、哨嘍等設施。按照小白的設計,應該是用一道木牆把整個高地頂部圈起來。但是因為木材都見了倉庫,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柵欄代替。只能等到過了冬再想辦法

柵欄以下的土坡被挖開,形成了一道一人高的直上直下的土牆。為防止土牆坍塌每隔一定距離就把一根木棍豎著砸進土裡,兩根木棍之間用灌木枝條編成的篾片兒連線固定,這樣就讓整個牆面不至於暴露在外,從而起到了加固作用。

這樣的土牆從上到下一共三道,一道比一道長。可以說這是個大工程,中原部眾和巴拉虎親自挑出來的健壯的草原部眾一起沒日沒夜的搶工這才初步有個模樣。這些部眾都在不停地挖土、挖洞、建倉庫、建牛羊的圈、蓋馬棚牛棚,這麼多事都得這搶在下雪之前幹完。

放牧打草料的事情就完全交給巴臘琴他們,好在白馬部宰殺了大批的牛羊,即使加上這些牧民自家的牛羊也還放的過來。

在此之前,小白把巴拉虎和他手下的這幫人連家眷帶牲畜全部遷到白馬部營地裡居住。溫彥博領著幾個從中原部眾中挑出來的,頭腦聰明識文斷字的人,挨家挨戶給巴拉根他們做了籍冊,把他們的人口數和牲畜數做好統計之後記錄在冊,隨後那些牛羊就統一趕進羊圈牛圈。

至於怎麼管理怎麼放牧怎麼分配,這些事小白實在是不想管,他叫西億歐把後世華夏五六十年代草原畜牧隊的管理方式找出來,他抄了一份給了溫彥博,然後小白就啥心也不用操了。

創業艱難,千頭萬緒,好在有溫彥博和色爺,還有六大匠師幫忙,白馬部各項事務慢慢的走上了正軌。

現在的白馬部上上下下一片忙碌,部眾們每天從睜開眼睛就一直忙到黑天。就連巴拉虎他們也因為一下有了這麼多牛羊,每天都能吃飽吃好而開心的忙前忙後。

整個白馬部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蜂巢,忙而不亂緊張有序。但是,白馬部裡有一個人很清閒,這個人就是江小白。這傢伙每天除了練功和監督工程進度之外,就沒啥事了。

閒得無聊的時候,他也會帶著巴拉虎去放羊,說是放羊其實是想聽巴拉虎那滔滔不絕的奉承話。但是不管小白多懶散,溫彥博和色爺從來不會有半句怨言。白馬部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孟和汗除了能給人和牲口治病,除了能做好吃的美食之

《大唐小白》 第46章 建牙達蘭喀喇(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