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鳳生鳳 (第1/3頁)
林中野徑_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到了蘇州,一行人先是前往舒家祖宅安置,江南商行總管事羅振帶著一眾掌櫃在院內迎接。雖說上個月季辰已來過一趟,但這次隨隊來的還有季珩,該有的儀式還是要有。舒氏眾人打小就喜歡這個伶俐的小姑娘,看到她就跟看到舒瑤的翻版似的,十足的親切。
&esp;&esp;這次眾人集結,還要繼續討論訂貨的問題,上次季辰走得匆忙,還未來得及商量出好的解決方案。
&esp;&esp;“您回去之後,我們幾個老傢伙又商量了一番。不止是布莊的夥計,傘坊、扇莊諸位老闆都有同樣的顧慮。這每個季度訂貨還是太急,您這邊訊息傳過來之前我們都只能賭,做多了積壓、做少了又著急。還是想著能不能改成一年一次,咱們直接報個總數,京城的產業家大業大,處理囤貨總歸是比我們要靈活些。”
&esp;&esp;一頭髮花白的老叟率先開口,這位是西坊布莊的掌櫃,向來是領頭做主的。
&esp;&esp;季辰明白他的意思,每種商品的季節訂貨量差異太大,江南諸商行都得根據這數量調整工人排班,布莊的生產以夏冬為重,多少還能將淡季撐過去,扇莊、傘坊則純靠夏春兩個季度,工人招多了,只能用一季、放在那裡白白虧損,招少了、又全覆蓋不了夏日所需。
&esp;&esp;而工人的身契向來是一年一簽的,這是江南諸多商號不成文的規矩。因為商號最忙的時候往往是農耕最需要人的時候,總不能在該種穀的時候把人用了,該收谷的時候就將人棄了,這叫過河拆橋,不厚道。也不能將短短几日的身價抬得太高,如此會擾亂其他商鋪的招工市場。
&esp;&esp;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一年一訂貨,如此,就能更加合理地分配人員與產量。
&esp;&esp;可京城的人員流動量大,客人們的喜好也諸多變動,往年的銷量參考性不大。此外,京城商鋪寸土寸金,也沒有那麼多地方囤放充足的庫存,所以往往是根據提前收集的客人意向調整制定具體的數量,這日子也不能提前太久,否則客人自己都忘了,因此諸管事覺得,季度訂貨是更好的選擇。
&esp;&esp;如今就是陷入這困局裡犯了難。
&esp;&esp;江南的供貨週期與京城的需求週期不匹配,雙方都諸多不滿。
&esp;&esp;“若是在淮水一帶建箇中轉倉呢?”季珩來的路上就聽季辰說了這個問題,近日來也一直在想更好的方案。
&esp;&esp;眾人皆扭頭看她,有幾個掌櫃雖看她親切,卻並沒有十分信任,正下意識地想要駁斥,就聽主管事羅振開口,帶著些期許:“小姐不妨仔細說說。”
&esp;&esp;季珩一手抵著下巴,略思索一會,試探著道:“只是個粗淺的想法,或許並不完善。”
&esp;&esp;“來江南的路上我們路過了淮水城,正好碰上了淮水集市。城裡的商販出來擺攤,幾乎是南北放的特色好物都有。他們許多攤子每月只出來一次,日常就是在商鋪裡運作,因此,即便是當日的客人過多,也不用愁量不夠,回店裡取就好,若是客人太少也無需擔憂,明兒接著賣就是了。至於那些零散的小販,本來也不靠這吃飯,更像是在這打個名號,告訴諸人,我有此物,你若是想要,就來此處尋。”
&esp;&esp;眾人聽得認真,有幾位已然得了啟示,疑惑的眉眼倏地亮了,正了正姿勢聽她講。
&esp;&esp;“所以我想,或許江南和京城的問題也能這樣解。我們在淮水一帶建設中轉倉。江南想要一年一定貨,那就一年一定,我們讓京城算出一個基礎款式的訂貨量,每年年初就按這個量放進倉庫,特殊款式另算,如此,江南諸廠便能更好地安排人丁,調理排班。而京城也無需擔憂他們的庫存,需要用的時候派人去倉庫取就是了,淮水距離京城,最慢七日,快馬叄日不到,若能再設幾個接力處,兩日不到就能到達京城,淮水距離近,地價低,既省了倉儲的費用,又不必為時間發愁。”
&esp;&esp;“我們設立一個倉庫管理員的位子,將庫存的數量及時向兩邊報給兩邊,都不算遠,那麼京城就能知道第一時間知曉所餘多少,江南也可以按照中轉倉的呈報調整產量。”
&esp;&esp;眾人陷入沉思,一時間,堂內安靜得只剩呼吸聲。季珩擔心自己是否說錯了話,偷偷看向身旁的季辰,回應她的是
《相見歡(兄妹純骨科 1v4)》 第12章鳳生鳳(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