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反案(198) (第1/3頁)
墨劍飄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湖風波惡,朝堂暗流湧。大宋年間,開封府內,包拯包青天正襟危坐於堂上,眉宇間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剛正之氣。南俠展昭手持巨闕,立於一側,英姿颯爽;師爺公孫策手搖羽扇,目光睿智;王朝、馬漢兩大護衛,身形魁梧,氣勢如虹。
近日,京城中流傳起一則駭人聽聞的訊息:朝中重臣意圖謀反,欲顛覆大宋江山。訊息一出,朝野震驚,百姓惶恐。包拯接旨查案,誓要將真兇繩之以法。
一日黃昏,包拯正在書房內審閱案卷,公孫策匆匆步入。“大人,探子來報,城東柳林深處有異常動靜,疑似謀反之人秘密集會。”
包拯聞言,眉頭緊鎖:“即刻動身,前往柳林。”
夜色如墨,四人一行策馬疾馳,不久便來到柳林邊緣。林內影影綽綽,火光閃爍,隱約可聞人聲鼎沸。包拯示意眾人隱蔽,悄悄靠近。
只見林中空地上,數十名黑衣人圍坐一圈,中間擺放著一尊青銅鼎,鼎內燃著熊熊烈火,火光映照下,一張張面孔顯得猙獰可怖。為首之人,身披黑袍,面戴面具,手中緊握一柄寒光閃閃的長劍。
“時辰已到,祭祀開始!”黑袍人一聲令下,眾人紛紛起身,面朝青銅鼎,口中唸唸有詞。
包拯心中一驚,正欲出手,突聞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轉眼間,一隊官兵衝入林中,為首一員大將,手持長槍,直指黑袍人:“謀反逆賊,休走!”
黑袍人冷哼一聲,長劍一揮,雙方頓時陷入混戰。包拯見狀,與展昭、公孫策、王朝、馬漢一同加入戰團,一時間,刀光劍影,殺聲震天。
激戰之中,黑袍人武藝高強,劍法凌厲,展昭與之纏鬥數合,竟難分勝負。包拯見狀,心中焦急,忽見一旁公孫策搖動羽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大人莫急,且看我這計策。”說著,公孫策從懷中掏出一包藥粉,撒向空中。頓時,林中瀰漫起一股奇香,黑衣人紛紛中招,軟倒在地。
黑袍人見狀大驚,欲要逃遁,卻被展昭一劍封喉,倒地斃命。包拯上前揭開面具,只見面具之下,竟是一張陌生面孔。
“此人究竟是誰?幕後主使又是何人?”包拯心中疑惑重重。
正當眾人思索之際,一名黑衣人突然從地上爬起,口中吐出一口黑血,目光怨毒地望向包拯:“包拯,你休想抓到真正的幕後黑手!哈哈哈……”言罷,自絕經脈而亡。
線索中斷,案情陷入僵局。包拯回到開封府,徹夜難眠,反覆推敲案情,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次日清晨,一名女子突然闖入開封府,自稱是謀反案的關鍵證人。此女名叫婉兒,容貌清麗脫俗,身姿婀娜,肌膚賽雪,一雙明眸秋水盈盈,透著一股堅毅之色。
“民女婉兒,願為大人指證謀反逆賊。”婉兒跪在堂前,聲音雖柔,卻字字鏗鏘有力。
包拯端詳婉兒片刻,心中暗贊其膽色,問道:“你可知謀反之人是誰?”
婉兒點頭:“民女曾親眼所見,那黑袍人正是當朝宰相趙元霸的貼身侍衛李奎。”
包拯聞言,心中一震。趙元霸權傾朝野,若真與謀反案有關,後果不堪設想。
“你可願隨本府前往皇宮,面聖指證?”包拯問道。
婉兒毫不猶豫:“民女願意。”
當日,包拯攜婉兒入宮面聖。宋仁宗聞訊大驚,立即召見趙元霸。趙元霸聞訊趕來,面不改色,矢口否認。
“陛下明鑑,微臣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此女子所言純屬無稽之談,望陛下明察。”趙元霸言辭懇切,似有滿腹委屈。
宋仁宗一時難以決斷,遂命包拯繼續查案。包拯領命退下,心中卻更添幾分疑慮。
回到開封府,包拯召集眾人商議。展昭道:“大人,此案撲朔迷離,不妨從李奎入手,或許能尋得線索。”
包拯點頭:“正有此意。王朝、馬漢,你二人即刻前往李奎家中搜查,務必找到蛛絲馬跡。”
王朝、馬漢領命而去。公孫策則道:“大人,婉兒此女身份可疑,不妨派人暗中調查其背景。”
包拯點頭同意。正當眾人忙碌之際,一名捕快匆匆來報:“大人,李奎家中發現密道,通往城外一處廢棄莊園。”
包拯聞言,立即率眾前往。莊園內,眾人搜出大量兵器、糧草,以及一封未及燒燬的書信。信中言辭隱晦,卻透露出謀反之意,署名竟是婉兒!
“這……”包拯手持書信,目光復雜地望向婉兒。
婉兒面色慘白,搖頭
《包青天之謀反案》 謀反案(198)(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