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探究竟 (第1/3頁)
陛下的小魚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晚,胡惟庸和他那兩個死黨擠在書房裡足足商議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天將大亮之際才各自散去。
接下來的幾天也幾乎都是在殫精竭慮中度過,全然沒了往日的威風。
然而三天過去了,竟然果真如自己兒子所料,什麼都沒有發生。
這下胡惟庸的腰桿便重新硬了起來。
相爺府的下人們也都不像前幾日那般個個垂頭喪氣,不但恢復了往日的威風,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且說這一日。
朱元璋也不知為何,一看到桌案上那堆積如山的奏疏,心中就是一陣煩悶,頭痛不已,於是便叫來了二虎詢問起了自己那個好大孫的近況。
二虎自然是如實彙報,“回皇爺,長孫殿下還是跟前幾日一樣,每天上午都會約上青兒小姐一塊兒去坊市聽書,直到在食肆用罷午飯方才回府。”
不想那朱元璋聽了卻忍不住哼了一聲,“這個李善長,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這算盤珠子都快崩咱臉上了!還聽書?咱大孫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愛好?”
想到這,朱元璋索性放下了手上的奏摺問道:“什麼時辰了?”
話音未落,立刻便有內侍回道:“回皇爺,差不多巳時一刻了。”
“嗯,那現在趕過去或許還來得及!更衣!咱也去湊湊熱鬧!”
打定主意之後,朱元璋便換上了便裝帶著二虎微服出宮,直奔坊市。
到了坊上便二話不說直奔朱雄英經常光顧的那件食肆,找個雅間坐了下來。
“二虎,你不是說咱大孫這幾日每天都會到這來聽書麼?怎麼連個人影都沒見到呢?”剛一落座,朱元璋就忍不住問道。
“回老爺,這說書先生一般都是在晌午說書,小少爺這會兒應該還在鐵作坊呢!”
朱元璋聽了立刻就來了興趣,“鐵作坊?他去鐵作坊做什麼?”
“燒開水。”
“啥?”朱元璋聽了便不由得一愣,“二虎啊,是你說錯了,還是咱聽錯了?你剛剛說咱大孫在鐵作坊裡幹啥呢?”
“燒……燒開水啊!”
“就燒開水啊?”
“嗯,就只是燒開水,但是為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其實別說是二虎,就連朱元璋在聽了自己好大孫的奇怪舉動之後,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而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就聽二虎小聲說道:“老爺,小少爺來了。”
聽到這,朱元璋便幾乎瞬間就將剛剛那些疑問拋諸了腦後,連忙透過屏風之間的縫隙向門口的方向看了過去。
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好大孫正拉著青兒的手從外面走了進來。
嘖嘖嘖,到底是咱的好大孫,這舉手投足就跟一般的凡夫俗子不一樣。
自己的好大孫,朱元璋自然是越看越是喜歡,哪怕只是隔著屏風遠遠地看上那麼一眼,心裡就很是舒坦了。
就在這時,一個醒木拍桌的聲音卻冷不防地打斷了朱元璋的思緒,頓時就讓他大感不悅。
可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強忍著怒火沒有發作,畢竟自己這次過來,就是想聽聽到底是什麼樣的書,能讓自己的好大孫都如此著迷。
想到這,朱元璋便下意識地豎起了耳朵,仔細地聽了起來。
只聽那說書的孫先生照例先念了首定場詩,念罷之後才清了清嗓,向眾人娓娓道來:“……列位看官,上回書咱們說到:那楊瓊訪名師拜高友,幾經寒暑,刻苦磨鍊,終於練就了一手驚豔絕倫的石雕絕藝,但凡出自他手的石雕‘每自出新意,天巧層出,人莫能及焉’。”
“常言說得好,習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有本事的人,註定是不會被埋沒的,故而他的名號很快就傳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耳朵裡,說來也巧,當時恰逢元世祖召集天下工匠共建上都和大都,遂詔他去京雕刻,他取二石雕刻了一獅和一鼎,忽必烈一見大喜,當即稱讚說:‘此真絕藝也!’……”
聽到這,朱元璋便忍不住隱隱地皺了皺眉,但卻並沒有說什麼。
然而就在這時,大堂靠窗的位置上便突然傳來了一個十分不和諧的聲音,“停停停!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我說說書的,你小子真是好大的膽子,竟敢當眾影射妄議朝政,誰不知道那元世祖為了建都大興土木,光是活活累死的能工巧匠就不知道有多少,你小子編排出這麼個故事出來,不會是在暗諷咱們洪武皇帝老爺,也跟那元世祖一般殘暴不仁吧?識相的,就立刻跟我去見官!
《最強皇長孫:我大明始終遙遙領先》 第十三章 一探究竟(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