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4章 朝堂應對 (第1/3頁)

神馬呀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樞密副使孫固上前一步,拱手道:“官家寬心,有武大人在河東坐鎮,憑藉河東數萬大軍,足以應對遼國此番犯邊之警。且武大人久經沙場,定能運籌帷幄,保我大宋河東之地。”

宰相曾布也出言道:“孫大人所言甚是,官家可授權給武大人,全權指揮應對遼國出兵事宜。”

“官家,不知為何遼國會突然出兵犯境呢?”蔡京出言詢問道。

“武愛卿在密報中提到,遼國此次出兵是為了逼迫我大宋放棄對西夏割讓的五州之地,並且撤走在西夏境內的將士。”

蔡京眸光一閃,連忙出列拱手道:“官家,如今我大宋剛對西夏用兵,將士們身心俱疲,元氣未復。此時若貿然交戰,恐怕於我朝不利。臣懇請陛下派遣使臣前往遼國,與其和談,一來可讓我軍將士得以喘息,二來或能避免生靈塗炭,化解干戈,此乃穩妥之策啊。”

蔡京如今可是見識到武植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了,可謂是逢戰必勝。

他心中暗自思忖:“要是再讓他統兵與遼國交戰並取得勝利,那自己與高俅想要在和武植爭鋒的希望就越發渺茫了。”

因此,眼下只要存在能夠阻止武植領兵作戰的契機,他必定是絕對不會放過。

可他這一舉動卻將趙佶惹惱了,要知道如今的趙佶繼位才幾年時間,而且因武植的出現,致使蔡京、王黼、梁師成等歷史上有名的“六賊”都還未得到重用。

沒有“六賊”這些奸妄之臣在他身邊溜鬚拍馬,因而他心中還有著收復被遼國所佔領的燕雲十六州之地的想法。

如今聽到蔡京要向遼國議和,冷哼一聲:“蔡卿,我記得上次西夏犯我邊疆時,你也是提議要和西夏議和吧?這次遼國侵犯我邊疆,你又提出與之議和,不知是何居心?”

蔡京聞聽趙佶語氣冷冽,心中一凜,趕忙拱手解釋道:“官家明鑑,微臣所作所為,皆為我大宋社稷著想。如今局勢,若貿然興兵,必然勞民傷財,且遼國並非西夏小國,若兩軍交戰,必有損傷,到最後,苦的必定是我朝千萬百姓啊。”

“好了,不必再說了。至於是否與遼國交戰,朕自有決議。”望著下方還在喋喋不休的蔡京,趙佶大為惱火。

如果不是這蔡京平日裡都向自己敬獻一些古玩字畫以及奇珍異寶,趙佶早就想把他下放到地方任職去了。

看到趙佶發怒,蔡京知道事不可為,趕忙抱罪,返回了文官列隊。他心裡清楚,這次怕是觸怒了皇帝,得小心行事了。

“遼國撕毀澶淵之盟,入侵我大宋疆域,朕若不反擊,有何面目面對列祖列宗?”

趙佶說完,轉頭對著身旁的宦官道:“傳旨,命武植為陝西、河東、河北諸路宣撫處置大使兼北面行營都部署,全面負責遼國戰事職責。”

下方的曾布、韓忠彥、蘇轍等大臣聞言,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此前武植已然成功解決了西夏帶來的憂患,如今遼國撕毀澶淵之盟來犯,他們身為朝臣,心中也懷揣著期望,盼著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能夠收復那意義重大的燕雲十六州,一雪前恥,讓大宋的疆土得以完整,國威得以重振。

傳旨事畢,趙佶神色莊重威嚴,目光緩緩掃視殿下諸位大臣,繼而沉聲言道:“諸卿,今我大宋已消除西夏之患,此乃幸事也。然那燕雲十六州,自上古起便為我中原正統之域,如今卻淪於遼國之手已超百年。此乃我大宋之傷痛,朕期望諸卿此後能摒棄私心雜念,為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奮力向前,彰顯我大宋國威,恢復我祖宗疆土,以慰藉萬民之期望!”

此刻,趙佶已將心底那埋藏已久的抱負毫無保留地說出,殿內一時寂靜無聲,唯有其聲音鏗鏘有力,久久迴響。

下方的眾大臣聞言,紛紛齊聲抱拳,高喝道:“臣等謹遵官家旨意!”

早朝諸事商議完畢,皇宮之內,又有一隊負責宣旨的宦官走出皇宮,離開汴京城,前往河東太原府而去。

河東代州城內,儘管遼國南院大王耶律夷列已將遼軍從河東路撤離,回到了遼境,可遼國竟然擅自撕毀澶州之盟,發兵攻打代州。倘若大宋此時不做出反擊,那麼大宋朝廷的顏面極有可能會蕩然無存,恐怕朝廷之中的趙佶也無法容忍。

因此,武植在率軍抵達代州城後,便迅速召集了軍中將領前來議事。

“諸位,遼國擅自撕毀澶州之盟,入侵我大宋,且殘忍殺害我大宋代州知州,此仇本帥定報!我想朝中官家及大臣知曉後,肯定會給我們授權,讓我們展開反擊。”

《大郎別怕,我有掛》 第184章 朝堂應對(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