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7章 真真假假 (第1/5頁)

榎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87章真真假假

趙元康任臨安府府尹,還是剛過繼至趙猷名下那時的事了。

彼時唯一的皇太子早夭後,趙猷後宮雖有嬪妃無數,卻再未有一兒半女出生,自古皇帝的繼承人就舉足輕重,朝臣不住進諫下,趙猷終於接受只能過繼宗室子的現實。

幾輪篩選,趙猷最終選擇了兩名男童,取名“趙元康”、“趙元永”,意為國泰民康,永以為續。為表重視,同時還賜趙元康臨安府府尹為職,賜趙元永揚州府府尹為職。

然而,彼時兩個皇子都不到十歲,加之揚州府還在百里之外,說是養在大內的他們擔任一府府尹,實際上眾所周知,都不過是擔著一個虛名罷了,兩處府衙的管理,實際皆由下屬的少府尹負責。

時年更替,如今兩個皇子皆已成人又行了冠禮,照理都是該要上馬赴任的,但趙元永至今沒得到吏部出的赴任通知,他這頭上頂的“揚州府府尹”,也就依舊是個頭銜而已。

不知是否因這麼個關係,時至今日,那大皇子趙元康也沒去臨安府府衙辦公。

但趙元康同趙元永的情況又不同。

趙元康雖不辦公,但人卻在臨安府城中生活,而臨安府府衙沒有少府尹,實際管理者是通判趙思。

一個通判,六品官罷了,真要管這都城內京官的百家事,尤其是高官顯爵家中的,顯然份量不夠。故而,許多臨安府府衙的要事,趙思暗地裡皆會上奏到趙元康處。

但也只是暗地裡罷了。

明面上,府衙一應事務還是趙思在簽署。

任誰都知道背後實際是大皇子說了算,但誰也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

如此,今日孟長卿這一參,給人的感覺便微妙了——

到底,他這參的,是不是那趙元康

如果是,他這個在眾人心中一向混吃等喝形象的御使,往前從不務正業,今日,這吹的,又是哪個向的風

誰都知道如今皇太子人選還沒定論,儘管人人表面上都惟高宗馬首是瞻,但自兩個皇子行冠禮以後,皇長子又沒被立為皇太子,私底下已經有臣工議論紛紜了。

他孟長卿,這是要進來摻合一腳立儲之事不成

對於當事人趙元康來說,突然遭此彈劾,雖孟長卿僅僅說了一句話開了個頭而已,都已經足夠他提心吊膽了。

他不由偷偷去看上首帝王趙猷的臉色。

皇太子位置懸而未決,他作為本該入選的長子,參不透這帝王之心到底向何。

見慣了這朝中風雲,趙猷眼中的驚訝轉瞬即逝,尚未等旁人發現便已經被他盡數斂起。

他不動聲色,只是看著孟長卿,以公事公辦的語氣問了句:“孟御使參的,具體是什麼”

孟長卿清了清嗓子,面不改色道:“臣有一友人於三個月前家中失竊,當時便去臨安府衙報了案,可時至今日尚未得到任何結論。半個月前,在街上又被盜了一回,這回去臨安府衙報案,府衙連案都不立了,推脫說是人手不夠,還讓我那友人亡羊補牢,回頭加強自家防範。”

“維護臨安府的安全本就是府衙本職,這出了事,不止不追盜賊,如今倒是根本沒人去管了。可見這府衙平素就不作為,視百姓的訴求為無物慣了。”

“故而,今日我要參其一個瀆職之罪。”

他說得一本正經,卻聽得旁人不由咋舌。

也沒說出這參的物件具體是誰不說,還將盜竊案這樣的細碎小事放在百官早朝這麼重要的場合來講。

這年頭,去年雪災、今年洪災,城內湧來的流民數不勝數,窮則生貪,城中盜竊案頻發早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有人便好奇了:“孟御史那友人丟的,是何等貴重之物”竟讓他上升到了彈劾的地步。

孟長卿言簡意賅:“首飾、荷包。”

他這一答,更是答得旁人猛吸一口氣:都是女子用的,還是沒甚價值的用品。

齊國公孟繼白斜眼覷了自己的四兒子一眼。

他倒是豁得出去,不怕將他自個那本就不多的聲譽徹底毀完。

不過想必經他這麼一遭當眾胡鬧,至少在私事上,暮家結親的意願該就沒那般強烈了罷。

忽聞這話,暮倫果真驚瞪了眼。

自表姐王瓊建議暮家可以和孟家結親後,他對這個表侄孟四郎的私生活便自然更關注了些。聽聞他是有沾惹草的毛病,可再是聽聞,也不如如今這一見。

暮倫心中打鼓,誠然兩家結親目的

《退婚後,撿來的狀元郎成日裝柔弱》 第187章 真真假假(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