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章 年 太平年景,乞討勉強餬口 (第1/4頁)
5路偷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500年,大明王朝的天下看似風平浪靜,卻也暗藏著諸多湧動的暗流。朝堂之上,各方勢力角逐,雖未有大的動盪,可政令的推行、官員的任免,樁樁件件都牽扯著天下的脈絡。民間呢,百姓們大多過著平淡的日子,或躬耕于田間,盼著一年的好收成;或忙碌於市井,靠著些小本生意勉強營生。然而,在這看似太平的年景之下,仍有不少人掙扎在溫飽的邊緣,比如那些靠乞討勉強餬口的窮苦之人,他們在城市的角落、鄉間的路旁,書寫著生活的無奈與苦澀。
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戶口之數,增減不一,其可考者,洪武二十六年,天下戶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弘治四年,戶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其間休養生息,然亦有貧者日困,富者愈富之象,丐者流離於街巷,艱難度日者眾矣。”這段文字,如實道出了當時人口變化以及貧富差距的情況,可見即便在整體相對平穩的時期,仍有許多底層之人生活困窘,乞討便成了他們無奈的求生之道。
在這一年,揚州城裡,有個叫阿順的年輕乞丐,生得瘦瘦小小,臉上總是帶著一抹髒兮兮的黑印,那是風餐露宿留下的痕跡。他性格倒也算隨和,只是偶爾透著一股倔強,一旦心裡認定了什麼事兒,旁人很難勸得動他。阿順原本也有個家,父母皆是老實巴交的農戶,可一場天災讓莊稼顆粒無收,為了活下去,一家人輾轉來到揚州城,本想尋個活路,卻不想父母先後染病離世,只留下阿順孤苦伶仃,靠著乞討為生。
初春的揚州城,陽光已有了幾分暖意,街邊的柳樹也抽出了嫩綠的枝芽,可這一切的美好似乎都與阿順無關。他照舊早早地來到了平日裡常去的那條熱鬧街市,找了個靠牆的角落蹲下,身前放著個破碗,眼神巴巴地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盼著能有人往碗裡扔幾個銅板。
“喲,阿順,今兒個又來得早呀,這太平日子,咋就不見你尋個正經事兒做呢,老這麼要飯,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呀。”街邊賣燒餅的劉大爺一邊往爐子裡添著炭火,一邊好心地勸著阿順。
阿順撓撓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回道:“劉大爺,我也想啊,可我一沒手藝,二沒力氣,除了伸手討口吃的,還能咋辦呢,這太平年景,也不是咱這種人能沾上光的呀。”說罷,無奈地嘆了口氣,目光又投向了街上的行人。
這日,城中來了個戲班子,在集市中央搭起了臺子,準備連演幾日大戲。一時間,街上的人比往日多了許多,阿順心裡想著,今兒個說不定能多討些吃食呢。他趕忙挪了挪身子,往人多的地方湊了湊,嘴裡還唸叨著:“各位大爺大娘,行行好,賞口飯吃吧。”
正說著,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喧譁聲,原來是幾個富家公子哥,騎著高頭大馬,趾高氣昂地走了過來。他們瞧見阿順擋了路,其中一個眉頭一皺,呵斥道:“哪來的臭乞丐,沒長眼睛啊,擋著爺的道了,快滾開!”
阿順嚇得趕忙往邊上躲,可慌亂中不小心撞到了另一個公子哥的馬腿,那馬受了驚,揚起前蹄,差點把馬上的人甩下來。這下可惹惱了這幫公子哥,他們跳下馬來,氣勢洶洶地朝著阿順走了過來。
阿順心裡害怕極了,一邊往後退,一邊結結巴巴地說:“各位公子爺,小的不是故意的,實在是沒瞧見呀,您大人有大量,饒了小的這一回吧。”
那帶頭的公子哥卻不依不饒,揚起手就要打阿順,就在這時,一位穿著長衫的書生模樣的人走了過來,趕忙攔住了公子哥,說道:“兄臺莫要動怒,這乞丐想必也是無心之失,何必與他一般見識,傷了自己的和氣呢。”
公子哥瞪了書生一眼,冷哼一聲道:“哼,今天算你小子運氣好,有人給你求情,下次再不長眼,可沒這麼便宜了。”說罷,帶著人揚長而去。
阿順驚魂未定,趕忙向書生道謝:“多謝公子救命之恩,小的沒齒難忘呀。”
書生微微一笑,打量了一下阿順,說道:“看你年紀輕輕,怎就落到這般田地,可有想過謀個生計,總好過這般乞討呀。”
阿順苦著臉說:“公子有所不知,小的父母早亡,又沒個手藝傍身,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呀。”
書生聽了,微微皺眉,思忖片刻後說:“我看你雖瘦弱,倒也機靈,我家中缺個跑腿的小廝,你若是願意,便跟我回去,總好過在這街頭乞討,如何?”
阿順一聽,心中一動,想著這或許是個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可又有些猶豫,畢竟自己從未做過這樣的活兒,萬一
《喂!當乞丐去啊?》 第1500章 年 太平年景,乞討勉強餬口(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