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錢代役 (第1/3頁)
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17章 以錢代役
打發走了郭東家,王管事趁著午間的功夫,找到了高珍掌櫃處,把郭東家的想法提出來。
“他雖然膽子大,不過對生意上的事情,見識有些淺薄,幾句話就把他震住了。”
王管事自賣自誇的笑道:“還問我為何不去做蜂窩煤的買賣。”
高珍比王管事沉穩,說話更加實誠。
“蜂窩煤的市場,競爭激烈,幹活強度大,利潤低下,是剩者賺小錢,普通作坊掙小康的行當,我們下場如果不以勢壓人,還真不一定能做起來。”
“這倒是,那郭東家也算是北平蜂窩煤第一,一年也才不到一千兩的利潤。”
“他既沒身份,又沒本錢,再沒跟腳,能有這個成就,已經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步了。”
“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了一個人。”高珍突然笑了起來。
王管事露出好奇的眼神。
高珍好笑道:“工程隊的掌櫃徐寧,他以前可是想要來咱們外櫃幹活,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一年拿二三十兩銀子來著。”
“哈哈。”
王管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外櫃的一年拿二三十兩銀子的人不少,特別到了管事這個層次,光保底銀子一年就是十二兩。
根據目前的銷量,年底能一次性分紅上百兩的都有好幾個。
不過想要在外櫃站住腳可不容易,不是誰都能擔起這份活計。
“如果小徐掌櫃當初真留在我們外櫃,以他的本事,的確是不在話下。”
“有才能的人,只要肯吃苦,能熬,能堅持,總會有機會的,時間早晚而已。”高珍感嘆。
王管事點頭,他是認可這個道理的。
外櫃上的學徒,許多就是如此。
有些人找不到方式,只會埋頭苦幹,可結果最後只能灰溜溜的離開外櫃,回到工廠當工人。
還有一些聰明人,但是他們沒有堅持,受不了挫折,熬不住,也離開了外櫃。
只有那些即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又能堅持熬下去的學徒,最後才在外櫃上越來越得心應手。
“幾十家蜂窩煤作坊主,大多數是靠著運氣先知先覺,才進入了這個行當,隨波逐流而已。”
真正有跟腳有本錢的,例如礦場主們,蜂窩煤一開始可是他們做出來的,結果沒有一家還在做,都把手裡的交了出去。
接替蜂窩煤作坊的,或者是礦場主宗族裡的族人,親戚,或者是朋友,或者是原來作坊的工人等等。
“小部分有長遠的眼光,看得清行業的走向,但是也有不少的缺點,唯獨那郭東家,雖然見識不足,但總體上還是比別人要強的。”
王管事點評道。
“小王爺想要把蜂窩煤作坊主組織起來,恐怕很難,倒是小王爺說要把礦場主們組織起來,雖然看上去阻力大,我倒是覺得要輕易不少。”
“再難也要辦好,這件事一直是你在跟進,我可是在小王爺面前說過你,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高珍隨手畫餅。
王管事收斂了笑意,嚴肅的點了點頭。
“這件事我全力以赴。”
高珍拍了拍王管事的肩膀,“中華重工,就是我們的前程,能站到什麼位置,最終只能靠伱自己。”
“掌櫃的栽培,我不會忘記的。”
下午。
高珍不再出面,王管事主持會議,由他開始說起具體的事務,例如組建蜂窩煤商會。
“為了鼓勵蜂窩煤作坊主,大膽嘗試,大膽開發市場,所以中華重工出面,成立蜂窩煤商會。”
“入會的標準,工人規模在十人以上。”
……
不少的人鬆了口氣,他們可沒有招外面的人,其中有名年輕人,膚色黝黑,一臉的失落。
他們家是最開始做蜂窩煤的,但是父親一直不同意從外面招人,生怕被別人學去了,也怕惹麻煩。
蜂窩煤市場越來越大,可他們仍然是一家三口,每天就兩車。
既要生產,又要拉去城中販賣,產量永遠都是那麼多,逐漸成為了墊底的存在。
父親反而樂在其中,高興家裡竟然有活錢了。
年輕人咬著牙,這次回去,無論如何也要說服父親,必須招工,必須擴大規模。
也有人同樣開心起來。
例如郭東家,臉上控制不住的喜悅湧出。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錢代役(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