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角度不同 (第1/2頁)
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戶部尚書殷正茂此時也開口道:“張大人,話雖如此,但拉攏藩屬軍,必然需要大量的財物賞賜與貿易優惠,這對國庫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今雖然國庫較之前充盈,但如此耗費,是否會影響國內的各項建設?”
張居正從容答道:“殷大人,目光需放長遠。若能透過此次徵倭,真正收服藩屬,邊境安寧,貿易暢通,所帶來的收益將遠遠超過眼前的支出。而且,我們可以制定合理的賞賜與貿易政策,既能拉攏藩屬,又不至於讓國庫負擔過重。比如,我們可以以戰功為依據進行賞賜,對於在戰場上表現突出的藩屬,給予豐厚的獎勵,這樣既能激勵他們奮勇作戰,又能讓賞賜物有所值。在貿易方面,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開放一些特定的貿易點,促進雙方的經濟交流,同時也便於我們對貿易進行監管。”
高拱依舊固執己見,他拍了拍桌子,提高聲音說道:“張大人,你這只是理想之策。現實中,這些藩屬勢力反覆無常,豈會因一次征戰便真心歸附?與其養虎為患,不如趁早除之!”
張居正看著高拱,誠懇地說道:“高首輔,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若我們以誠意相待,藩屬們未必不會感恩圖報。況且,即便要削弱他們,也需等待合適的時機,而非在這徵倭的關鍵時刻。此時,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戰勝倭國,維護大明的尊嚴與權威。內部的紛爭,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隨著雙方的爭論愈發激烈,議事廳內的氣氛也愈發緊張。支援高拱的官員們認為張居正過於理想化,而支援張居正的官員則覺得高拱的策略過於激進,可能會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後果。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一直默默聆聽的刑部尚書葛守禮緩緩起身,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我倒有個想法。張大人主張拉攏藩屬,以仁義服人,此乃王道;高首輔欲削弱藩屬,以絕後患,此為霸道。但無論王道還是霸道,皆需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如今徵倭在即,我們不能因內部意見不合而耽誤了大事。”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葛守禮身上,等待著他的下文。葛守禮頓了頓,繼續說道:“我認為,我們不妨先以拉攏藩屬為主,在徵倭過程中,觀察他們的表現。若他們真心與我大明合作,戰後自然可論功行賞,進一步加強聯絡;若他們心懷不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也為時不晚。如此,既不耽誤徵倭大計,又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策。”
此言一出,不少官員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覺得這是一個折中的好辦法。張居正看向葛守禮,微微點頭示意感謝。
但是,高拱的頑固,那也是有名的,並沒有完全被說服,緊皺著眉頭不說話。
忽然,他眼角間看到衍神公李文貴老神在在的,好像一直沒有發言。
於是,高拱便轉頭看向李文貴,有些不滿地說道:“衍神公,剛議之事乃是大事,為何你一言不發?老夫和張大人意見相左,你是如何看得?”
聽到這話,所有人才回過神來:對啊,衍神公都還沒說話呢!雖然他最有名的是賺錢,但是其他方面,只要他開口說話了,必然也都是不錯的。
這麼想著,所有人都轉頭看向李文貴,豎著耳朵,靜等李文貴說話。
李文貴看到他們都看著他,便微微一笑,然後看向高拱說道:“我在想,此次征討孤懸海外的倭國,在俺答汗和那些土司眼裡,他們會是個什麼看法?”
至於朝鮮,他壓根就忽略了,根本不用考慮朝鮮如何!
高拱聽得一愣,一開始有點不明其義,但是很快就回過神來,有點猶豫地回答道:“衍神公的意思,此次朝廷牽頭征討倭國的事情,他們並不看好?”
民間百姓,看到慶典中的軍隊,感覺很厲害,就想著能打敗倭國了,這沒問題。
但是,在俺答汗這樣的梟雄眼裡,那和普通老百姓的認知,肯定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大明太祖皇帝要把倭國列為不徵之國,就是擔心後人輕易對不徵之國動刀兵,導致損兵折將。
倭國孤懸海外,要征討倭國,必然是要有強大的水師。但是,再強大的水師,在老天爺面前,也是如同紙糊的一般。
前元強大之時,不也想著要滅了倭國,但是,兩次進攻倭國本土,最終都是全軍覆沒,這便是教訓了。
此時的大明,和前元那個時候差不多。在陸地上,該是實力最強的了,包括俺答汗在內的勢力,都很忌憚朝廷軍隊。
但是,要說遠征倭國必勝,在俺答汗等人看來,那也未必。甚至有可能,他們還會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第388章 角度不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