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章 (第1/2頁)

葉不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陳識沒多想就回答道:“他爺爺八十大壽。林屹哥應該和我哥一個年紀吧,三十三了。”

&esp;&esp;“看著不像。”

&esp;&esp;唐清悅的意思是餘林屹看著挺年輕,不像三十多歲,她原本以為餘林屹也就二十七八,和她差不多年紀。陳識卻誤解了,以為她說餘林屹老,他替人說了句好話:“林屹哥這幾年接手他爸的生意,一人管那麼大的廠,肯定比同齡人看起來更成熟穩重。”

&esp;&esp;唐清悅默默記在心裡。她抬手看了看錶,下午一點了,等會兒他們還要去甌水鎮,不能太晚,她加快進食速度。

&esp;&esp;甌水鎮與平灣鎮就二十分鐘路程,但兩個小鎮很不一樣。甌水更靠海,鎮上沒什麼大工廠,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水產養殖戶,或者孩子在外地做生意的孤寡老人。勞斯萊斯駛行駛在鎮中村莊的小路上時,每個人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這輛陌生豪車。

&esp;&esp;唐清悅到達目的地,下車後和陳識一起朝司機道了謝,並讓他先回去,後續行程他們自行安排。

&esp;&esp;但司機不同意:“小余總說下午就讓我跟著你們,事情辦完了再把你們送回平灣。”

&esp;&esp;陳識不是個客氣的人,直接一揮手說:“行,那您先找個地方停車,我和師姐去村裡逛逛,一會兒要走了給你打電話。”

&esp;&esp;鎮上的村莊裡少有農田,幾乎都是池塘。下至一兩百平方米的小土塘,上至幾百畝的分塊養殖池,幾乎都在養殖對蝦,鮮少看到其他品種的水產品。

&esp;&esp;唐清悅不禁皺眉:“是這個村只養蝦,還是整個鎮都只養蝦?”

&esp;&esp;陳識從小在溫城長大,畢業後又在溫城的水產公司工作,對這些問題了如指掌:“別的村應該有養螃蟹,黃魚之類的,但是非常少,19以上的養殖戶還是隻養蝦,各種類的對蝦。”

&esp;&esp;唐清悅讀博時和導師一起走訪過很多水產養殖地,確實有一些地方只養殖單一品種的水產品,比如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陽澄湖大閘蟹。

&esp;&esp;但甌水鎮跟這些地方不一樣,據唐清悅這段時間收集到的資料資訊顯示,溫城市政府有計劃將附近海域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域,到時萬噸級智慧化養殖漁場建成,總不能只養蝦,其他魚類一概不涉及吧。

&esp;&esp;唐清悅直接問出心裡的疑問。

&esp;&esp;陳識嘆了口氣,接著解釋:“那只是響應國家號召,能不能建成還是個問題。就我之前工作那公司,70-80的產品都是對蝦。魚倒是有養,但養得都不好,也不好賣。就這樣,這還是我們當地最大的水產公司了。”

&esp;&esp;唐清悅一邊走,一邊觀察附近的池塘,塘邊還有很多養殖戶正在撈蝦,估計產值不錯,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她走上前問一個提著水桶的中年女人:“阿姨,你們這塘裡有魚嗎?”

&esp;&esp;中年女人聽不懂普通話,見唐清悅手指著池塘,以為她要買蝦,便用方言大聲回答:“還沒長大,不好吃,現在不賣,你過半個月再來!”

&esp;&esp;唐清悅一臉懵地看著陳識,等他翻譯。陳識上前主動幫她問,幾個來回對話後終於問清楚,“阿姨說她以前倒是在這池塘裡養過淡水魚,但是死了很多,養不好,村裡沒人能養得好,而且好的魚苗也很難買到。”

&esp;&esp;唐清悅跟阿姨道謝後接著往前走,一路上又問了很多養殖戶為什麼不養魚,答案都是大同小異。

&esp;&esp;“當地沒有苗廠?”唐清悅問陳識。

&esp;&esp;“蝦苗廠很多,魚苗廠比較少,而且苗種不太好,成活率都不高,品質…哎呦……”陳識在田埂上走,突然被一顆石頭絆了腳,他差點撲到邊上的塘裡,還好穩住重心,只是兩隻腳踩進水裡,他下意識地爆粗口:“靠!別把人的小蝦給踩死了!”

&esp;&esp;唐清悅眼疾手快拽住他的亮黃色衛衣帽子,幫他借力從池塘裡爬上來。看陳識這麼狼狽,她沒忍住抱著肚子笑起來,邊笑邊大聲說:“陳識,我有一個大靈感,我們不養蝦,也不養成魚,我們育苗!做溫城最好的魚苗廠!”

&esp;&esp;陳

《問清如許》 第4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