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戰前準備 (第1/2頁)
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東粗略地想了一下以後的方略,就開始詢問了解情況:“村裡還剩下多少人?”
“我們艾口子村原來有26戶120餘口人,現在只剩下32口人了,其中青壯18人,婦女10人,還有孩童4人,其他都被萬惡的韃子屠殺了,特別是老弱,韃子認為沒有用,又跑不快,幾乎都被殺害了。”謝三憤怒地回應到。
許東隨即簡單地向倖存村民詢問了些情況。艾口子村位於旅順口的渤海灣方向內側,往西南約二十里的海上有一個三四平方公里大小,叫草嶼島的小島,島上常駐人口不多,有三四戶漁民,其他村民只有捕魚的時候會去靠泊一下。
艾口子村大都是天啟年間遼東丟失時,四處逃難過來的遼民,村民姓氏較雜。村裡最富裕的一個沈姓大戶,平時做些生意,在韃子進村時就被屠了全家,只有女兒沈雲因長得漂亮,被韃子白甲留下準備姦淫,其他村民大都是家境貧寒的漁民。
透過一番詢問,有幾個村民給許東留下了較深印象。一個當然是謝三,是逃亡的軍戶,長得孔武有力,膽子也比較大;一個是村裡唯一的鐵匠,名字叫李大牛,以前當過軍隊的匠戶,自己說曾經打過火銃;還有兩人是兄弟兩,吳東、吳南,身材不高,面板曬的黑黝黝的,水性很好,是村裡操船打魚的能手。
另外就是先前差點被韃子侮辱的沈雲了,是沈家唯一倖存的嫡女,在村裡長得也最漂亮,以前是瀋陽城裡的大戶人家,因避戰亂流落到這裡,所以還讀過一些書,算是村裡現在唯一的知識分子了。
許東看了看這些村民,覺得運氣還不錯,看來以後可以培養出幾個得力幫手,這比一個人白手起家強多了。於是,許東便對大家說:“剛才我審問了韃子俘虜,估計韃子很快就會發現哨馬隊失蹤,不出意外明天就會找到這裡,如果大家想活下去,我們就要早做準備。”
由於長期對韃子的懼怕,村民們一聽都流露出了恐懼的神情,猶豫了下一起說到:“一切但憑恩公吩咐。”
“好!俗話說蛇無頭不立,要對付兇殘的韃子,我們沒有人帶頭,一盤散沙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也別恩公恩公地叫了,我叫許東,大家可以叫我名字,是從海外回來的漢人,所以帶了一些外面先進的武器,但彈藥不多,以後主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許東毫無猶豫地接過了帶頭的責任,順便編了個由頭解釋下自己的來歷,以便村民安心。
“可不敢直呼恩公之名,要不我們還是稱呼您為公子吧?”村民回應道。
“行,怎麼稱呼都可以。下面我們要立即為應付明天的韃子做準備,謝三你帶兩個人跟我一起清點繳獲的物資,再看看村裡還有多少糧食。
吳東、吳南兄弟去看看還有沒可以用的漁船,有的話準備一下可以轉移人員物資。大牛你去召集下村裡會泥工、木匠等的人員,並收集相關材料。沈雲你召集下婦人們給大家準備晚飯。”許東干淨利落地吩咐下去。
很快,繳獲的物資就清點完了。韃子哨馬隊都是一人雙馬,進村前應該已經搶過一些東西,進村後又洗劫了不少人家,所以物資還不少。
一共繳獲了10匹馬,6套盔甲,韃子哨馬人人穿甲,白甲兵著的是雙層甲,五把砍刀,三套弓箭,兩支投槍。
馬上還駝著不少物資,大概有白銀1000多兩,金銀首飾若干,布五匹,糧食兩石。另外村裡還有約十石的存糧和一些魚乾、鹽等物資,大概夠三十多個人吃兩個月左右。
清點完物資,許東又想到了明朝的斬首軍功制度,5個韃子的首級可是一筆不小的功勞,運作好了對於藉助朝廷力量在當前亂世立足大有益處。於是許東帶人將韃子首級割下,並找了點石灰進行硝制,準備找機會嚮明廷報功。
過了一回,吳東兄弟和李大牛等人陸續回來。吳東他們找回了三條漁船,兩條能載重約二千斤,乘大概十來個人,另一條大一點,可以載重五六噸。李大牛召集了3名會一點木工、泥工等粗淺手藝的村民,並收集了一些木材鐵器等可用物資。
“公子,晚飯已經準備好了。”這是時沈雲也快步走過來回話,白裡透紅的小臉上還沾了一點生火燒飯時的黑灰。“好的,那先吃飯,吃完飯我們再合計。”許東應道。
晚飯做得是大米飯,配了點魚乾和菜葉,對一般村民來講已經是過年都難得吃到的好飯了。許東在部隊養成快速吃飯的習慣,分鐘就扒拉完兩大碗飯,看著村民都還在吃,就先到村口附近看了下地形。
村子南邊就是許東爬上礁石、翻過山坡
《駕個小艇去明末》 第二章 戰前準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