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草嶼建設 (第1/2頁)
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千戶堡和大院各項事務都進入了正軌,許東決定帶著呂峰和特戰隊回一趟草嶼島,這次出來二十多天了,是得回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許東帶著需要過去的人員,裝載了一些採購的物資,乘坐登州號前往草嶼島。
不到5個小時,中午時分,登州號就靠上了草嶼碼頭,謝三等已經在碼頭迎接。
將近一個月沒來,草嶼島碼頭變化不小。右側增加了一個炮臺,架了四門炮,防禦能力大大提高。左側新建了一個小型造船廠,碼頭區域多了很多房子,還開了兩間賣米油、生活用品的小商鋪。
許東下船後首先去了新的造船廠。那裡規模不大,主要以改裝、修理船隻為主。許東穿越帶來的氣墊艇就靠在船廠碼頭,海運組的工匠正在給它加裝木殼,以隱藏氣墊艇在明朝過於驚世駭俗的外型。
按照許東上次離開時,跟吳東商量的改裝方案。海運組的船匠先按氣墊艇的尺寸做一個底架,把氣墊艇架上去後,再沿著輪廓建造一層木質船殼,把氣墊艇罩起來,再用薄鐵片在關鍵部位進行加固。整個氣墊艇只露出尾部螺旋槳和艇首630炮。
許東來到改造船塢檢視,整個改造工作已經基本完工,氣墊艇體被木質船殼包的嚴嚴實實,船首的630炮上面蓋著帆布,從外型看,已經比較像一艘正常的明代小型貨船了。
許東的氣墊艇是20噸級,載重和糧船差不多,但鐵質的船比重大,外型肯定要小很多,加上個木殼剛好跟草嶼號差不多大。
許東思考了一下,決定把這艘船命名為蛟龍號,以紀念穿越前自己所在的蛟龍兩棲特戰隊。
船塢旁邊還停著一艘50噸級的馬船,也已經完成了推進器加裝,並經過了試航。許東高興地將其命名為旅順號,這樣草嶼島就有了4艘加裝或具備現代推進器的船隻,分別是10噸級的草嶼號,20噸級的蛟龍號,和50噸級的登州號、旅順號,運載能力大幅提升。
離開了船廠,許東立即趕往了李大牛的武備組,主要是想看一看煉油的情況。只見一個土製煉油塔前,擺了三個大桶。一個裡面裝了顏色透明,略帶黃色,有著刺鼻氣味的液體,許東聞了下就知道是汽油。
第二個裝的是略微粘稠,顏色偏黃褐色,沒什麼味道的液體,許東檢視了下,應該與現代柴油很接近。第三個桶裡液體色澤發暗,十分粘稠,應該就是煉油剩下的油渣了,主要成分是瀝青。
許東問了下李大牛有沒點火檢測過。大牛回應說第一種液體很易燃,一點就著,第二種比較難點著,第三種基本點不著。
許東跟李大牛他們大致介紹了汽油和柴油的特點,讓他們一定要小心保管汽油。並教授了製作簡易汽油燃燒瓶的做法,讓他們做幾個來試驗。同時讓吳東打了一小桶柴油回去,準備明天去試試。
晚上,許東在新蓋的議事廳召集回到草嶼的第一次骨幹會議,謝三、吳東、李大牛,原護衛隊的伍長金小龍、吳家雄,王顯國等參加,還有從登州過來的朱培祥。
謝三先彙報:“公子,這一個月時間以來,登州往島上送了兩批400多人,現在島上總人口接近600人,前期定的建設專案推進有力,防禦體系基本建成,房子足夠大家住的,糧食、生鐵等物資也比較充足。但島上空間有限,能用的空地不多了,估計最多隻能容納1500人左右。”
李大牛接著彙報:“這段時間,我們主要是三個方面工作,一是火銃製造,目前人手比較充足,一個月時間完成了40支;二是按公子叫的方法練油,經過幾次嘗試目前已經能熟練開展了,這一個月大概煉化了一噸的原油,得到了公子說的汽油約200斤,柴油600斤,剩下的都是很粘稠的油渣;三是加工蒸餾酒,一個月可以蒸餾60壇,每壇50斤,不過在島上原料酒供應比較麻煩。”
金小龍最後彙報了護衛隊情況,目前護衛隊已經擴充到150人,分為火銃、步兵和騎兵三個隊,每隊50人,分別由金小龍、王顯國和吳家雄帶領。經過快一個月的訓練,隊員軍事素質已經大幅提升。
許東聽完彙報後,開始闡述對草嶼島事務的規劃:
“草嶼島距離韃子近,面積小,容不下太多人口。我對草嶼島的定位就是軍事基地,作為以後進攻旅順的跳板。以前我們只有一個落腳點,只能什麼東西都放這裡,現在有了登州的地盤,島上一些功能就要調整。具體的事項我再說一說。”
“第一,我已經推薦謝三接任草嶼島百戶,對島上軍政事務負總責。當然,島上功能調
《駕個小艇去明末》 第二十八章 草嶼建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