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回 冷日寒槍 (第1/1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冷觀閉上雙眼,待淚痕風乾,收起小葫蘆,側頭看向剛毅時,卻見剛毅坐在馬桶上,手裡抓著半塊白蘭瓜。風吹皺他的衣衫,他卻垂著腦袋,一動不動。 冷觀走上前去,未行幾步,剛毅手裡那塊瓜卻突然掉到地上,冷觀嚇得一怔。 呆了片刻,冷觀定了定神,又走到剛毅身旁,偶然瞥到方才那半大袋子白蘭瓜居然只剩了幾塊。他這才注意到剛毅的腳下的白蘭瓜皮已經堆起來一座小山。 “剛毅?”冷觀搖了搖剛毅。 剛毅仍垂頭不動,一股臭氣卻從他身下滲了出來,飄滿半空,冷觀下意識地嗅了一嗅,登時翻起白眼。 冷觀乾咳了半天,抬頭望向那四輛轎子和諸位王公大臣,見他們仍站在原地看戲。 冷觀憋了一股氣,轉過身來,伸手碰了碰剛毅鼻息,竟已氣絕。 他腦袋一震,彎下身來,卻見剛毅五官扭曲皺緊,顯是最後一刻仍受盡痛苦,嘴裡尚自含著些許瓜瓤,嘴角瓜液如涎。 冷觀凝望著他的面孔,突然眼眶和鼻端泛酸,輕輕嘆了口氣,站起身來。 他用餘光瞥著那第一輛轎子,只見慈禧正小心翼翼掀著簾子一角,透過簾縫觀看,臉上似還有寬慰之色。 “這天下的苦難,似乎多是你這老妖婆害的。”冷觀心裡想著,突然拔步,直奔那轎子而去。 慈禧望見,慌忙放下簾子,大叫道:“護駕,護駕!” 李瑞東拔出長刀向前,冷觀舉槍便射,被李瑞東“當”的一聲,揮刀把子彈撥個過。 冷觀見狀,笑道:“不愧是大內飛鷹。”左手從腰間又拔出一支手槍,對準李瑞東。 李瑞東見狀大驚,慌忙跳開。 冷觀把左手槍一抖,叫聲“biu!”,飛步直撲進慈禧轎子,李瑞東這才發覺,此手槍非彼手槍,此手槍乃是由冷觀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以90度夾角組成。 此時冷觀殺進轎子,慈禧卻也已從窗子上撲出轎外,一步三摔,躲到李蓮英和李瑞東身後,眾王公大臣也急忙趕來護駕,站成一排。 李瑞東見狀,揮刀刺向轎內,卻刺個空,定睛看時,冷觀卻已從另一邊窗子撲至轎子另一側,一招“猛虎下山”,左手變掌為爪,一隻手竟把那轎子直直拎起,朝著眾人擲來。 李瑞東卻認出這一爪的路數,不禁大驚,心下尋思:“此人……是佛山黃飛鴻門下?久聞黃飛鴻大名,未曾一見,不如與他交個朋友。” 但此時那轎子已向眾人飛來,李瑞東舉起長刀,徑直扎入轎壁,把刀一甩,轎子“咔嚓”一聲,裂為兩半,砸起滿地沙塵。塵埃之間,卻見冷觀已縱身逃去,眼看就要跳下矮丘。 李瑞東剛要叫住,但見慈禧臉色不好,又礙著她的面子。正自躊躇,半空裡“砰”的一聲槍響,冷觀撲倒在地。 驚駭的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從矮丘邊緣爬上一個人來,身穿官袍,腰間別著一把手槍,頭戴起花金頂官帽,幾點微須,憨厚的一張圓臉。 慈禧定睛望了一望,發笑道:“是他呀。” 那人低著頭,扯著長袍,一路小跑來到慈禧面前,不由分說,跪下便拜,高呼道:“太后吉祥!罪臣山西巡撫毓賢給太后請安!” “起來罷。”慈禧悠悠地道,“毓大人不是罪臣,是忠臣,咱家曉得。哪日朝廷要拿你問罪了,你須知那也是受洋人所迫。” 毓賢不住地磕頭,高聲道:“臣抓洋人,如網中捉魚。上個月在巡撫衙門,臣已將山西境內洋人教徒,男女婦孺老幼上下共一百九十一人,以及崇洋教的漢奸及家屬一萬餘人,斬殺殆盡。臣報國之忠心,日月可鑑,雖死心甘!” “好,好!”慈禧道,“毓大人之壯舉,雖一時為洋人所忌,久後必名垂青史。” “謝太后!謝太后!”毓賢又磕了一回頭,說道,“今日微臣來遲,不知有賊行刺,好在已被微臣手刃。府中文武眾官數百人,已在前方郊野跪迎太后鑾駕。請太后起駕。” 慈禧側頭瞧了一眼已碎成兩半的轎子,正在沉吟,毓賢忙道:“待微臣為太后搬取轎子來。” “麻煩。”慈禧道,“小貴砸,你請皇上下來,與皇后同乘一轎去。” “喳。”崔玉貴去了,掀開簾子說了會話。 不多時,光緒帝蔫蔫地下了轎,往慈禧這邊微瞟了一眼,忙轉過臉去,被崔玉貴扶著,僵直地走向後面的轎子。 李蓮英則攙著慈禧,閒庭信步,慢慢登上了最前面的轎子,垂下轎簾。 軍士給剛毅收了屍,毓賢起身,在前帶路,李蓮英叫聲:“起——駕——” 眾人護駕前行,趟過冷觀的屍體,走下焦黃的山丘。 不遠處傳來一聲又一聲的“萬歲”“萬歲”,在繁丘日影之間,搖盪不休。喜歡劍如夕()劍如夕。
《劍如夕》 第二百七十一回 冷日寒槍(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