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防守反擊 (第1/2頁)
秋風起葉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張興漢命令下達到高志航手中,東北軍空軍尚未起飛之時,日軍的75野炮群就因接到板垣徵四郎的命令,而率先朝一團防禦陣地開炮了。
在日軍的炮火下,一些被日軍炮兵事前鎖定的機槍陣地被摧毀,機槍手壯烈犧牲,現場火光一片。
城頭上,張興漢透過望遠鏡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沒有表現的太過悲傷,戰爭有其鐵法則,不可能只殺敵沒有犧牲。
關於事先轉移己方已暴露的火力點,這點,張興漢不是沒想到,但說起來容易,真正實施起來豈是那麼簡單的?
首先機槍陣地和掩體都是事前根據整個防禦陣地選定構建好的,如果因為日軍炮擊而進行轉移,那麼等日軍炮火停止,再回來,顯然是來不及的。
因為日軍炮火開始延伸時,日軍的步兵部隊就已經開始衝鋒了,這個時候機槍手們再抬著重達近一百多斤重機槍以及未計算在內的彈藥箱返回,重新修復被摧毀的陣地掩體架設機槍顯然是來不及的。
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轉移重機槍陣地,又豈是一些網路小說中寫的那麼容易?動動嘴皮子就轉移了。
況且,張興漢始終認為,這種狼狽不堪收效甚微的躲避,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在躲避過程中離開了工事掩體的機槍手們更容易被肆虐的彈片和冷槍彈擊中。
要想解除鬼子炮兵對己方火力點的威脅,唯有從根本上動手,幹掉他們的炮兵陣地,摧毀所有火炮,殺光他們的炮兵。
事實上,張興漢也就是這麼打算的。
要知道火炮不比其他,對於日本這個資源匱乏島國來說,鋼材等戰略物資幾乎全靠進口,每幹掉鬼子一門火炮,日本人就得從西方進口一噸鋼材,耗費一批人力物力重新生產以補充前線戰損。
而從日本本土到中國遠隔萬里重洋,想要將火炮運抵中國大陸戰場,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只要出動東北軍空軍這個大殺器,幹掉城外日軍的大部分火炮,讓日本人無炮可用,那麼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東北軍將會佔盡優勢,憑一己之力將其擊敗也不再是痴人說夢。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時,空軍本就是東北軍固有的絕對優勢,只是張小六不抵抗,使得它們成了日軍的戰利品,絲毫未能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威力和使命。
與之相對應的,日本關東軍此時除了旅順司令部配有幾架偵察機外,基本上沒有空軍力量。
所以短時間內,東北軍的空軍將會擁有絕對的制空權。
這也是當初張興漢為什麼一入瀋陽城就命人火速聯絡高志航的初衷。
高志航是個優秀的飛行員和空軍指揮官是一,張小六置下空軍戰機將成為擊敗日本關東軍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更加重要。
板垣徵四郎站在前沿觀察哨的掩體中,略帶興奮透過望遠鏡欣賞著己方炮兵部隊的出色表演,望著那一團團火光中被炸的血肉模糊,當場斃命的東北軍士兵,他的嘴角不由的泛起一團得意的冷笑。
卑劣的支那人,膽敢抗衡強大的大日本帝國皇軍,這就是下場。
然而,板垣徵四郎的得意還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熟悉而又刺耳的轟鳴聲。
板垣徵四郎聞聲變色,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清楚的聽到剛才那刺耳的轟鳴聲,不是別的,而是飛機引擎所發出的聲音。
而從音波密集程度來判斷,這絕不是一兩架飛機,而是一個數量不詳的混合機群。
“怎麼回事?那裡來的戰機?”由於高志航所率領的轟炸叢集飛行速度極快,幾乎瞬間掠空而過,加上板垣徵四郎身在低矮隱蔽的掩體內,因為視角的原因,他沒能看到戰機群從哪個方向飛來,驚恐下大聲轉身喝問。
很快,掩體外的衛兵傳來驚懼的回答:“長,長官,不好了,是支那人的戰機群,它,它們朝炮兵陣地方向飛去……”
衛兵的話音未落,已經飛抵目的地並發現目標的高志航便下達了攻擊命令,他駕駛著戰機首先向日軍炮兵陣地俯衝而下,機載機槍登時開火。
“突突突突……”威力巨大的航向機槍彈頓時驟雨般自機身下傾瀉而下,已經陷入慌亂的炮兵陣地上,頓時傳出一陣淒厲的慘嚎聲,數名鬼子炮兵和彈藥兵躲避不及,慘被擊中,登時倒在了血泊之中。
高志航座機的兩架僚機緊隨其後,與高志航的戰機呈三角形幾乎同時自高空俯衝而下,在日軍陣地低空掠空飛行,機載機槍紛紛開火,子彈像下雨一般朝日軍呼嘯灑落而去。
《抗戰虎賁》 第三十章 防守反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