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三十章 夜深人未眠 (第1/2頁)

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深人未眠。

遠在千里之外的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的一間簡陋宿舍內,依然亮著燈。

油燈昏暗,但時任西南聯大化學工程系主任併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研究員的張大煜先生依然在埋頭苦讀。

這是從永城送來的一封信,隨信而來的是十幾頁低溫乾餾煤炭提煉汽油的介紹資料。張大煜先生便是為這些資料所沉迷,彷彿眼前突然開啟了亮窗,光明一下子出現了。

張大煜先生於清華大學畢業,同年考取了公費留學德國和美國,他把留學美國的名額讓給了同學,自己赴德國德累斯頓大學學習膠體與表面化學,193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回國以後在清華大學任教,歷任講師、教授。

抗日戰爭爆發,張大煜先生從北平到長沙,又從長沙輾轉到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併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研究員。並從基礎研究轉向石油、煤炭方面的技術科學研究,以期為抗日勝利貢獻力量,當時他正研究從植物油中製造重要國防物資,並開始研究將煤煉製成汽油的方法。

低溫乾餾焦油加工液體燃料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剛開創的新技術,一九三三年才投入實際生產,以德國技術最為發達。張大煜先生只是在德國留學時注意到這項新技術,並沒有多少現成的經驗可借鑑。

而這十幾頁資料卻相當詳盡地說明了低溫乾餾煤焦油的流程,以及相關裝置的描述。從專業的角度解讀分析,張大煜先生基本可以確定這不是胡寫瞎編,而確實是符合化學原理的。

有這些資料作指導,也就解決了無經驗借鑑、無方法可依的尷尬,節省了大量的研究摸索的時間和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只不過,有些細節還模糊,或許是故意為之,也或許是寫資料的人也不確定。

信中的用語很恭謹、尊敬,最後表達的意思是想請張大煜先生拔冗前往永城抗日根據地一行,共同研究製造低溫乾餾的相關問題,並絕對保證其安全,還隨信送來了一筆路費。如果張大煜先生能帶些聯大的老師或學生共同前往的話,路費也全部報銷。落款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趙雨柔。

永城?張大煜起身翻了翻書架,拿出一本地圖冊,找了半天,終於在豫皖交界處找到了永城。淪陷區?張大煜吃了一驚,在那樣的環境下,能夠安心研究嗎?

在屋內揹著手來回走了幾圈,張大煜又捧起資料看著,實在是忍不住對報國的渴望,對專業的追求,他決定明天找送信人好好問一下,再最後確定行止。

……………

夜深人未眠。

趙雨柔輕輕打了個呵欠,將寫好的紙張遞給郝佳琪,說道:“你看看,我覺得應該是這個樣子。”

郝佳琪接過來,看完並沒有馬上回答,想了一會兒,推了推眼鏡,說道:“立甑式和發生爐式並不好評說優劣,但我看楊長官是傾向於煤氣發生爐的,給予工廠的建設任務也是如此。再有一個多星期,第一座發生爐便可能建成。至於立甑式,似乎偏向於產量小的研究方面,並不象是要大規模建設。”

“我也這樣想。”趙雨柔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在規劃中沒有明說,但也能看出煤化工將分成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軍工、民用,一個象是醫藥。嗯,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從煤焦油到染料再到藥物,德國人證明這條化學合成藥之路是可行的’。所以——”她把探詢的目光投向郝佳琪,挑了挑眉毛。

“磺胺!”兩個人幾乎一起說出來,然後是相對而笑。

磺胺是非常有效的抗感染藥,是在一九三九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德國生化學家domagk於1一九三五年公佈的發現基礎上研發的,一九三六年開始投入臨床使用。

提到二戰時的抗生素藥物,恐怕大多數人都會首推青黴素,但磺胺也大量減少了二戰傷兵的死亡率。

二戰中,每個美軍士兵都配發了掛在腰帶上的急救包,急救包中就裝有磺胺粉、磺胺片和一卷繃帶。迅速在傷口撒上磺胺粉以防感染,是每個美軍士兵都被教導的基礎戰場急救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磺胺粉和磺胺藥片也是戰場救護兵所攜帶的重要急救藥物。

能生產青黴素當然最為理想,但沒有生物醫藥學的專門裝置和人才,甄選高產菌株、提純青黴素、深罐發酵等高階技術,在目前,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楊天風把方向定在了磺胺上,需要的裝置比較簡單,容易生產製造,雖然副作用比較大,但也不失為救命神藥。

趙雨柔和郝佳琪的猜想是對的,煤

《抗戰驚雷作 者:樣樣稀鬆》 第一百三十章 夜深人未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