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朱元璋大案(8) (第1/3頁)

墨劍飄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登基之初,便面臨著無數的挑戰與波瀾。正當盛世之際,一樁轟動朝野的大案卻接踵而至,令這位自力更生的皇帝不得不在權力與信任之間作出艱難的選擇。

在歷時數年的征戰後,朱元璋終於在公元1368年大明皇朝建立之際,以“洪武”之名登基為帝。初登基時,他的心中充滿了一種歷史使命感,決心重振大明,振興中華。都城南京更是在他的治理下,逐漸展現出繁華的態勢。然世事變幻無常,隨著權力的增強,身邊的陰謀詭計也隨之而來。

而在這個日漸繁榮的朝廷中,一個名叫呂震的宰相在朝中權勢熏天,平日裡以極其審慎的態度處理朝政,贏得了朱元璋的高度信賴。然而,呂震的內心卻暗潮湧動,他對權力的渴望已久,欲藉助自己的權勢之手,操控整個明朝的政局。

一天,朝堂之上,朱元璋正在為國事操勞,呂震卻以“朝中有異心”的名義,向皇帝請願啟奏,建議展開一次針對眾大臣的清洗。他的言辭犀利,情緒激昂:“陛下,如今大明富強興盛,但朝中卻潛藏著許多對陛下不忠之輩。若不及時剿除,恐怕會釀成大禍!”

朱元璋微微皺眉,察覺到呂震的焦慮與迫切,但他並不想輕易就相信這樣的言論。站在權力的巔峰,他深知去信任他人的艱難,但身為皇帝,不以偏見看待臣子也是對國家負責的表現。於是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朕明白朝中確有不安之心,然此乃人之常情。若一味猜忌,果能穩國否?”

呂震感到一絲慌亂,連忙補充道:“陛下,想當年漢朝因王允之寵臣篡權,最終導致朝政混亂,萬千蒼生由此受苦。我們不可不察!”

正當兩人鬥嘴間,門外的侍衛突然闖入,匆忙說道:“報告陛下,城外抓到了一個可疑之人,聲稱已知朝中大臣密謀造反之事!”

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令朱元璋的臉色驟變。他心中暗道,難道呂震所言果真有其事?他微微點頭,示意侍衛引人入內。片刻後,一個滿臉汙垢、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被押入大殿。他身形瘦削,面色憔悴,但眼中卻閃爍著幾分清醒與憤慨。

“你便是造反者?”朱元璋質問道,眼中滲透著一絲威嚴。

“皇上,”那男子掙扎著抬起頭,聲音顫抖,“我不是造反者!我是被迫的,我只是個小商人,聽到一些風聲,才想來告密。我並無惡意。”

朱元璋不由得心中一沉,為何事情會如此複雜?他深吸一口氣,努力維持鎮定,詢問道:“你所言的風聲,何在?”

那商人張口結舌,音節混亂,最終還是咬牙說道:“有一位名叫李弘的官員,近期與朝中許多人接觸,曾在酒宴上聽到他們策劃,竟欲推翻陛下!”

朱元璋聽見此言,眼中瞬間燃起了怒火。他暗自警覺,若果真有人圖謀不軌,便一定要徹底展開調查,並確保朝中清明。微微一愣,他轉向呂震,眼中露出一絲警惕,“此事怎麼辦?”

呂震面龐上的嚴肅更顯分明,他緩緩說道:“陛下,此人雖無確證,但我認為應立刻捕捉李弘與其同夥,確保無疏漏。”

皇帝揚眉,心知疑慮正濃,需謹慎對待。沉思片刻,他點頭道:“既然如此,便按爾所言,先行拘捕,待查實後再作定論。”

就在大堂附近下令後,兵士們迅速分開,再次展開了嚴密的調查。幾日後,李弘確實被捕,捕於他正在與幾位官員秘密商議之際。李弘面色驚恐,滿臉不可思議,“我沒有造反,我不是叛賊!”他頑強辯解。

然而,呂震卻不願意放過這次機會,他親自審問,目光如火:“你可願承認與你心中所想之事?這種對抗陛下的行為,難辭其咎!”

李弘似乎再也承受不住壓力,竟開始哭泣:“我不過是被他們利用,何必如此!”

在呂震的火力逼視下,最終李弘不得不承認確實有涉及到其他官員,響應不少大臣的秘密聯盟。大案的帷幕逐漸拉開,陰暗的政壇開始浮現出無數的漣漪。

隨即,朝廷如同翻天覆地,數十名大臣被捕,足以引發巨大的震盪。許多曾經的朋友,如今變成了彼此的敵人,朝中氣氛愈加緊張,水火不能相容。

朱元璋坐在熱烘烘的龍椅上,面對滿朝的氣氛,心情沉重。他曾希望國家能夠太平,怎料竟演變成此般局面。他感到一陣疲憊襲來,眉頭緊鎖,心中千般煩悶。他期待忠臣良將,卻不得不為面前的謊言與陰謀而憤怒不已。

這一切都源於呂震的挑撥與權欲,然而朱元璋始終未曾明白背後的真相。他動搖著自己的判斷,

《朱元璋大傳陳梧桐》 朱元璋大案(8)(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