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啪!”秦昭王輕輕一拍榻邊扶手,卻沒有說話。

“太子上書。”桓礫又展開一卷,“兒臣啟稟父王:嬴柱受命鎮國,政事繁劇,肩負重大,惟任勞任怨以報國家。然惟有一事,兒臣慼慼不能決斷:嬴柱已過天命之年,尚無嫡子,難以為繼,今欲請王命,擬在諸庶子中擇其賢者立嫡,以為社稷存續,敢請父王決斷。太子上書完。”

“……”

良久默然,秦昭王微微開眼,嘶啞緩慢地一句:“長史,密召蔡澤。”

桓礫答應一聲便匆匆去了。國君秘密召見大臣,歷來都是給事中奉命執行,今日下令長史,桓礫便覺有些異常。不及細想,當即派出幹練吏員駕車奔赴咸陽,暮色時分便接來了蔡澤在長史署等候。初夜掌燈,老給事中便來傳秦王口詔:長史桓礫,隨同綱成君蔡澤一同晉見。

在給事中導引下,兩人穿過了布幔密封的長長永巷,到了章臺最隱秘的無名室。桓礫知道,這裡便是秦昭王當年與范雎密談晝夜的地方,等閒大臣幾乎永遠不可能踏進這個神秘的處所。可是,如今這密室竟也改得寢室書房含混不清,除了隱秘二字,幾乎便說不上這是甚個用場的所在。

“臣蔡澤參見我王。”蔡澤的尖亮嗓音在這四面密閉的石室也顯得低沉了。

“臣桓礫參見我王。”爵位低得三級,桓礫只能跟在後面行禮。

秦昭王的眼睛微微啟開了一條細縫:“綱成君,入座便是。長史,書錄今日對答,交太史令。社稷續斷,總要對先祖後世有個說時也。”

桓礫這才明白,今日是要他代替史官筆錄君臣對策。依照傳統,史官所錄,大體皆為曾經發生的國事,如頒行修改法令、祭祀天地、晉升貶黜大臣、對某國開戰等等;君王之言談尋常不錄,除非國君自認為須得筆錄,或對談臣子以為重要,事後追錄而交太史令,尋常時日,史官並非如影隨形般追隨國君左右。今日之應對,要長史大臣親自筆錄,桓礫頓時覺得此事非同尋常——既為密談定策,便是一時不能詔告朝野的機密大事;然又要筆錄在案,便是必須顯示:國君曾經就此大事有過決斷;筆錄其所以要交太史令入典籍庫收藏待查,便是國君對先祖後世乃至朝野的一個交代憑據。驀然之間,熟讀史籍的桓礫覺得老秦王似乎在仿效當年的周公之法。

西周初年,周武王病勢沉重。周公祭祀天地,默默對天發誓:願代天子身死,祈求上天將自己的壽命續於天子。此事舉動頗大,周公自然得許史官筆錄。然則,祭祀禱告之內容,史官與隨祭大臣卻是一無所知。周禮法度:祭祀天地祖廟之禱告書,須交史官入庫待查。所以,大臣與史官誰也沒在意周公的啞禱。不想,周公卻將禱告書當場鎖入金匱密封,而後交太史令入王室典籍庫,嚴令非王命不得開啟。於是,周公祭天便成了一個謎。年餘之後,周武王病逝,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總攝國政。一時流言四起,紛紛詆譭周公居心叵測。有人密告周成王:當年周公啞祭天地,便是要詛咒武王早死,以篡奪天子之位!成王大疑,便親自進入王室典籍庫,開啟了周公密封的禱告書。一看之下真相大白,周成王涕泣不已,從此深信周公不疑。

目下老秦王說要對先祖後世有個說時,分明是有難言之隱而藉此表明心跡。從來都是凜凜斷事的老秦王,今日竟是如此謹慎,足見此事之微妙難測!桓礫雖隱隱地有所意會,但心下卻依舊是騰騰直跳。

“綱成君。”半臥榻上的秦昭王終於開口了,字斟句酌,分外清晰,“老夫年逾古稀,人生苦短矣!本以為雍城祭天,上蒼會賜老夫些許壽命。不意竟乍逢風癱,以致病臥不起。天意如此,夫復何言?見君上書,老夫何嘗不憂也!”

“我王毋憂。”蔡澤一聲哽咽,“王執秦政五十有四年,迭克危局,連渡險難,使大秦成煌煌大業。縱是今日國事繁難,亦終得上天庇護而安邦定國,何憂之有?”

“綱成君差矣!”蒼老縱橫的溝壑中抽出了秦昭王的一絲笑意,“我執王政,前二十餘年為太后、穰侯之功。嬴稷親政,唯成一事:摧毀趙國,使秦國最大強敵衰落。餘皆不足論也。然,嬴稷亦有一大缺失:空享高壽,竟未栽培得一個堪為雄強之主的太子,太子之後,竟無一個才堪繼統的嫡子。後繼乏力,我心何安……查勘王孫,擇賢立嫡,非一日可成之事也。然六國環伺,虎視眈眈,豈容我從容決斷?兩難之境,本王何堪矣!”蒼老顫抖的聲音飄蕩在密室,瀰漫出一片晚境老人的悽傷。

筆下一抖,桓礫的一滴大淚竟噗地從羊皮紙激濺起來。

“君若出得

《陽謀春秋 閱讀》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