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同時修復五件文物 (第1/1頁)
打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陳瀚的話,沙路輝徹底繃不住了。 自己這邊拉攏他進科學院,他不答應不說,還打算從這裡挖人? 果然就像孔老師說的一樣,這傢伙就是屬糖公雞的! 不但一毛不拔,打個滾兒還得黏點! 沙路輝心裡冷哼,嘴上倒也沒有表現出來。 “這事兒恐怕……誒,對了,我們直接去實驗室?” 聽著沙院士岔開話題,陳瀚也不在意,點了點頭。 依舊是電梯上到五樓。 跟著沙路輝,直接走進了一間寬敞的實驗室中。 這裡面的東西,比起上次用過的工作間,那可是豐富了不知道多少倍。 很多市面上難以找尋的材料,這裡面幾乎都有儲備。 分門別類,在一個個冷藏櫃或者貨架上擺放著。 陳瀚大體觀察了一下,暗暗點頭。 這時,沙路輝走到保險櫃前,一番操作後將其開啟。 看著他小心翼翼將五個密封盒搬出來的時候,陳瀚也露出好奇的神色。 他很想知道,孔儒讓自己出手修復的,究竟是哪些文物。 第一個盒子開啟,陳瀚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青花碎片,瓷器的修復,小意思。 沙路輝動作不停,馬上開啟第二個盒子,裡面是一把團扇。 扇柄和包邊已經包漿,並未見明顯開裂。 陳瀚打量了一下,好在緙絲扇面還算完整,只是繡紋磨損了一點。 因為儲存不善,扇面已經發汙。 但上面的藍綠圖案卻是色彩鮮亮依舊,花紋繁複。 看到那繡織所用的奇特絲線,陳瀚口中嘖嘖有聲,難怪數百年不變色。 恢復到九成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對於這把團扇的年份,他一時間也分辨不出,猜測應該是明代前的。 因為大明期間,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曾合力帶火了摺扇,一改宋元流行團扇的風氣。 一直到了崇禎帝在位,摺扇依舊是當時的主流。 所以陳瀚推斷,這把團扇,應該比明代要早。 沙路輝開啟的下一個是長條形盒子。 果然和陳瀚猜測的一樣,裡面放著一幅卷軸,年代不會晚於宋元。 緊接著,是第四個盒子。 讓陳瀚精神一震,居然是銅器,一個四方小鼎,斷了一腿。 而當第五個盒子開啟的時候,陳瀚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那個老狐狸,絕對是故意的。 自己讓他打聽四種珍罕動物的訊息,他就拿出這種難度的文物,來刁難自己。 其中竟然擺放著一尊旒冕!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其中“冕旒”便是帝王的代稱。 在古時候,冕只有大夫之上才可以佩戴。 佩戴者地位不同,冕前後的下垂串珠,“旒”的數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地位最高的帝王是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 盒子裡的旒冕,赫然呈現九旒,是諸侯所佩之冠! 陳瀚墨眼看去,這件旒冕主體是藤篾編制而成。 表面塗黑漆,上面鑲著金圈和金邊,黑色金色搭配,莊重又貴氣。 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一把金簪橫貫其中。 冕的頂板前後,都繫著垂旒。 前後各垂著九道旒,每道旒上串有不同顏色的九顆玉珠。 眨眼的工夫,陳瀚就發現了這個旒冕的破損之處,是主體的藤篾。 那藤篾選用的都是極細且均勻的藤本植物,編制手法細膩工整,一旦損壞很難還原。 暫且不說藤篾的處理,光是尋找相同粗細的材料,就不是簡單的事。 陳瀚輕嘆了口氣。 孔老狐狸,真是把箱底都翻出來了。 這個九旒冕,應該是魯荒王墓出土的。 其主人,正是有著天風琴陪葬,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朱檀! 因為這件九旒冕,是華夏唯一出土的一件,課本上都有詳細介紹。 孔儒這真是下了血本,竟然捨得讓自己對這件東西下手!? 就不怕被自己修壞掉…… 然而這時,實驗室裡的喇叭中,忽然傳來了一道年邁的聲音,腔調中滿是戲謔。 “野小子,我就在隔壁看著你,記住了,沒有十足把握不準動手!” “絕不允許損傷到任何一件。” 陳瀚眼角一顫。 他就知道,老狐狸怎麼可能做沒把握的事情。 冷哼一聲,他甚至沒有去理會半空的攝像頭,衝著沙路輝就揮了揮手。 “沙院士先出去吧,我開始修復了。” 沙路輝一愣,顯然想要留下來近距離旁觀,但是看到陳瀚那張臭臉上堅持的表情,他也只好悻悻然退出實驗室,朝隔壁走去。 一進隔壁觀察室的門,就連他都驚了一下。 這尼瑪……科學院的老傢伙都來了吧! 只見幾十平米的房間內,除了孔儒大馬金刀端坐正前方,在他身後,一排排的凳子上擠滿了人,這點兒房間裡足足十幾人。 沙路輝簡直大跌眼鏡,就算平時院裡開會,也很難將這些老傢伙湊齊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開局十萬倍利潤筆趣閣》 第122章 同時修復五件文物(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