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8部分 (第1/4頁)

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頭,景暄刊印《半山詩集》,欲將賺得來錢財送給她,她不要,於是景暄就送到惠人局,做了不少善事。隨後,俞清瑤又“慈善大方”的把別家都珍藏不示眾的書籍存放大相國寺,士林中,都傳頌著“不愧為詩仙之女”的讚譽!

一時半會兒,還沒傳到深閨內宅裡。可到日後,這些水磨功夫,一點一滴積累來了好名聲,對她不知多少助益。

也因這些書籍,元清兒、元姍兒、杜芳華、阮雪萍、阮星盈諸女,往來安慶侯府特別勤快。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幾個愛書的女孩兒,見到了別家都沒有的書籍,加上彼此年齡相近,興趣相投,可不常常相聚麼?

靜書齋,成了每日聚會的好地方。

俞清瑤自己是不打算培養精通詩書的高階侍女了,但不妨礙她借用別人的。元家姐妹,阮家姐妹,都是世族門閥之女,身邊的丫鬟棋琴書畫,樣樣精通——抄書自然不在花下。東樓的一樓,二十幾個丫鬟伏案抄寫,從自家小姐來,到自家小姐離去,每日須得抄上三四個時辰,筆都抄禿了。

抄寫十本,才能把一本帶出去回家抄錄,多餘抄寫的可以帶走,其餘要留下。便是這樣,沒人覺得吃虧,反而都覺得佔了大便宜!

醫家、演算法、術數、珍惜曲譜、雜家,換了別處,須得多大代價才能一觀?銀錢?有錢都沒處買!

丫鬟怎麼了,丫鬟就沒見識了麼?都不用小姐耳提面命,每人都下功夫賣力的寫,相互之間比誰的簪花小楷寫得好,比誰寫得快。一二特別聰慧的,甚至能過目成誦。

造化神奇,日後她們中有人機緣進宮,成了女官,以博採眾長著稱,這段在靜書齋抄寫的經歷功不可沒。因此,對改變她們命運的俞清瑤,十分感激。

可俞清瑤還不知道呢!

她只是想,趁聖旨未下,多些手抄副本,免得弟弟俞子皓責怪。之所以選擇元家、阮家、杜家,也是彼此沾親帶故,肥水不流外人田麼!

夏日炎炎,轉眼過了六月、七月。

東樓裡丫鬟們彼此熟悉了,何況幾個小姐呢。交往久了,明白彼此性情,結成手帕交。忽一日,不知誰提起,“不如我們也結個社吧!”得到大家的一致透過。

叫什麼名字呢?因靜書齋在一起,就取名為“靜書社”好了。

彼時,大家都懵懵懂懂,結社純屬一時好玩,瞧別人結社,剛巧遇到性情相投、興趣一致的閨蜜,自己也結一個。不久,柳家沾衣、染衣姐妹也加入進來,眾人論了敘齒,以柳沾衣為長,元姍兒為幼,互以“姐妹”相稱,嘻嘻鬧鬧,好不快活。

不過,一個小團體,肯定有小矛盾存在的。柳沾衣雖然居長,但家世不能服眾,容貌人品也不能。反而俞清瑤,對人無所求,任是元家、柳家、阮家,都不能在侯府敗落時幫助什麼,是以她對大家都一般,接人待物上也學著前世杜芳華,手腕圓融,對人誠懇,不急不緩,深得人心。

加上她的靜書齋才是“靜書社”的中心,不知不覺,她成了一社之長。(未完待續)

一四八章 驚險

七月下旬,暴雨傾盆而至,有那麼兩三天,幾乎是老天漏了窟窿似地,白黑不停的下。待雨停時,人們發現——半座城市淹沒在汪洋之中。誰曉得有一天住在城裡,出入門牆還需要游泳呢?什麼木桶、木盆,飄在巷道、衚衕裡,小孩子們能坐在裡面往高處去,大人可只能狗刨了。

京城作為大周的都城,排水設施做得最好,猶如此,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欽天監監正在朝堂上被皇帝罵得狗血淋頭,早不是說,今年風調雨順嗎?這麼大的雨,五十年難得一見,你他媽是瞎子敢說“雨順”?罵歸罵,賑災還是要做。通江水位上漲,不同五月間是緩緩的,這回迅猛又快速,兩三天就漲了半丈有餘,繼續下去,很難說通江兩岸,不會變成澤國。

沒奈何,皇帝親上天壇,祈求老天不要繼續下雨了。他是天子,老天爺發怒,肯定是做兒子的不對。虔誠祈求過後,賊老天終於露出了笑臉,驅散了連成片的陰雲,把蔚藍的天空還給了大周天子。萬里無雲,瞧著,應有十天半個月的大晴天了。

沒等高興起來,戶部與兵部聯合上書,賑災的三十萬兩白銀從國庫發出,由兵部的隊伍護送,未等到達通江兩岸境內,被賊人搶奪一空!

皇帝真怒了啊!

nnd安南小國進貢的黃金,沒到他手裡就不見蹤影了,這回給老百姓的救命錢,也不翼而飛了?是賊人太狡猾奸詐,還是他的臣子都是一群酒囊

《重生之古代剩女》 第7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