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子貢贖人 (第1/2頁)
小小修小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青城派的武功也不咋樣嘛。”嶽靈珊收劍入鞘,撇撇嘴道。
看著倒地的幾個弟子,餘滄海臉色鐵青。羞怒的他一招摧心掌就朝嶽靈珊拍了過去,但是眼光中正好看見嶽凌雲手按碧水劍的劍柄,擺出拔劍的姿勢。
隨後,餘滄海彷彿看到了他的手在接觸到嶽靈珊之前,被一劍斬去手掌的一幕,連忙停下動作。
餘滄海心中驚疑的看著嶽凌雲:難道那小子竟然僅憑一個動作就讓我生出畏懼之心?
深深看了嶽凌雲一眼,餘滄海終究是不敢冒險,招呼一聲,帶著青城派弟子離開。同時,還對弟子們叮囑:“以後切不可招惹華山派的弟子,尤其是那個嶽凌雲。”
洪人雄道:“師父,咱們難道就這樣離開?”
“不急,等華山派嶽凌雲他們一走,咱們再回頭把林震南一家全部抓起來。”因為不確認手上那份辟邪劍譜的真實性,餘滄海依舊沒打算就此罷休。
“多謝華山派幾位少俠的援手之情。”青城派的人一走,福威鏢局裡面的人都是如釋重負,林震南則是上前對著嶽凌雲他們三人躬身一禮感謝道。
嶽凌雲嘀咕:“口頭上感謝有什麼用?還不如來點實際的。”
小嶽他這話卻讓令狐沖跟嶽靈珊都有些尷尬,但是林震南這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慣了的老江湖,卻依舊滿臉的笑容:“我福威鏢局能夠得脫危難,全賴幾位少俠之功,我林家自當備重禮感謝。”
林震南說完,直接準備了五千兩銀票:“小小薄禮,不成敬意。日後林某人自當攜家小上華山親自拜謝幾位少俠與嶽掌門。”
要說起來,五千兩的銀票,真心不算少了,不過如果跟福威鏢局以後的五成營收一比,卻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小嶽接過銀票微微撇嘴。這林震南還是捨不得自家的家業啊。不過也是,自家辛苦打拼出來的產業,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拱手讓出來呢。
可是,真以為做生意全靠和氣生財呢。在這俠以武犯禁的時代,想要做大產業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援,產業再大若是遭人覬覦,最後也只是徒為他人做嫁衣,到了一場空。
就如他們“福威”這兩個字,福威福威,有福有威才能長遠。
“嶽凌雲,你以後可別說是我們華山派的人。你可真丟咱爹‘君子劍’的臉。”
嶽靈珊有些嫌棄的看著小嶽。這大哥真是太給她丟臉了:“咱們華山派一向扶危濟困,怎麼能做出施恩望報之舉?若傳出去了,外人該如何看待我華山派?人家說會不會說爹這個君子劍是個偽君子?咱們華山派以後怎麼在江湖上立足?”
“你這說的可就不對了,我們幫了他們家,那他們給報酬是應該的。”嶽凌雲直接反駁,“聽說過子貢贖人的典故嗎?”
嶽靈珊、令狐沖他們從小對讀書就沒有多大興趣,現在沒成文盲就算不錯了,別指望他們的學識有多麼豐富。
嶽凌雲搖頭晃腦的背誦:“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小嶽一番之乎者也,直接讓令狐沖、嶽靈珊頭昏腦漲的:“行了行了……你這之乎者也的,說的什麼啊?”
嶽凌雲只好給兩個學渣解釋了一遍。大意就是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的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其實就是一個無償補助與有償幫助,與樹立的道德標杆高低問題。高風亮節的君子人人都敬仰,但是卻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最後,小嶽總結:“你看,孔子都說幫助人後要收取報酬,因此他們給的這五千兩銀票是我們應得的。”
嶽靈珊嬌哼一聲:“就你一堆的歪理。”
“行了行了……衡山劉師叔的金盆洗手大會也要開始了,咱們也該出發前去
《我成了嶽不群的兒子 起點》 第二十七章 子貢贖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