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零二章 召見崇煥 (第1/3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新科進士們一邊慶賀自己高中,一邊又忐忑自己下一步去向的時候,歷經數個月跋涉之後,新任三邊總督袁崇煥終於從廣東東莞趕到了京師。

天啟七年七月,剛剛取得寧錦大捷的袁崇煥,本來以為朝廷會對自己及屬下有一番大大的封賞,但是沒有想到,原本屬於遼東將士的功勞,卻被魏忠賢等閹黨據為己有,不僅魏忠賢本人公然自稱九千歲,而且魏忠賢的子侄輩,魏良卿、魏良棟、魏良材等人,也因為遼東將士的功勞,而一個個加官進爵,魏氏一門五公侯。

袁崇煥憤而上書皇帝糾舉此事,但此時的天啟皇帝已經病入膏肓,而朝政又被魏忠賢一黨把持,所以根本無人過問,最後面對上下的壓力,氣憤不過的袁崇煥乾脆撂了挑子,辭官不幹了。

然而辭官未久,天啟皇帝駕崩,朝廷從此陷入動盪,原本還想等著皇帝挽留的袁崇煥,當然沒有能夠等來預想中的挽留,只好繼續南下,三個月後,終於回到了東莞老家。

但是回到老家的袁崇煥,依然時刻在關注著朝廷大事,先是傳來了魏忠賢畏罪自盡的訊息,接著是皇帝大殺閹黨的訊息,然後是重用孫承宗等人的訊息,以及整頓九邊軍務的訊息。

新皇帝即位短短半年時間,京師朝堂為之一新,而天下形勢似乎也開始日益向著好的方向轉變。只是令袁崇煥依然憂心忡忡的是,朝堂之上始終沒有傳來皇帝啟用自己的訊息。

袁崇煥在老家石碣村居住了一個多月,終於有點坐不住了,然而就在他猶豫著要不要給以前的老上司、如今的武英殿大學士孫承宗寫信探探口風、刷刷存在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到了孫承宗給他寫的信。

就在天啟七年的十一月,新皇帝啟用袁崇煥為三邊總督的決心定下來之後,孫承宗隨即就給當年手下的這位得力干將寫了信,派出幾名心腹家人,一路上快馬加鞭,趕赴廣東東莞袁崇煥的老家,終於在正月裡趕到了石碣村,把信送上。

新的內容自然是提前告訴袁崇煥,新皇帝決意啟用他為陝西三邊總督的訊息,以及新皇帝關於西北問題的一些考慮,囑託袁崇煥接受任命,並提前謀劃剿平定北民亂,恢復河套等地,解決西北問題的對策。

看完孫承宗的來信,袁崇煥鬆了一口氣,知道新皇帝對自己還是很看重的,但是令他比較糾結的是,新皇帝沒有把他用在他自以為能夠勝任的遼東,而是用在了自己並不是很瞭解情況的西北。

雖然三邊總督的管轄範圍和實際權力,比遼東還大,但他還是感覺朝廷並沒有把自己用對地方,還是想著怎麼能說服新皇帝改變心意,將自己放在自己最擅長的位置上去,畢竟平復遼東是自己平步青雲的根本,也是自己畢生的追求和抱負。

就在袁崇煥想著怎麼說服皇帝改變心意的時候,朝廷的聖旨終於到了,果然是任命自己掛兵部尚書銜總督三邊軍務,兼理甘肅、固原、寧夏、延綏四鎮糧餉的旨意。

接完聖旨三天以後,袁崇煥從老家出發北上,一路上曉行夜宿,緊趕慢趕,終於在四月中旬沿著運河抵達臨清。

事有湊巧,袁崇煥剛在臨清運河驛館住下,就聽驛官來報,說是山東鹽運使王大人求見。

袁崇煥正納悶這個山東鹽運使王大人是哪個的時候,就聽見有人在外朗聲說道:“部院大人可是忘了我王則古?”

說著就聽外面那人哈哈笑著,掀簾而入。

袁崇煥定睛一看,果然是曾經同在薊遼督師府孫承宗麾下的督餉郎中王則古,連忙拱手笑道:“原來是維則兄,真是沒想到,在這裡居然能夠得遇故友。來來來,快進來。”

來人正是如今官任山東鹽運使的王則古。王則古,字維則,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與萬曆四十七年得中進士的袁崇煥,曾經同在孫承宗支援下的薊遼督師府共事四年,如今正在臨清的鹽運分司巡查,得知袁崇煥入住臨清運河驛館,自然要來拜訪。

也正是王則古的這次拜訪,使袁崇煥改變了想法,不再糾結於如何改變皇帝的想法,總想著再赴遼東任職,而是轉而思考如何執行皇帝的西北戰略,如何剿滅西北的賊亂,如何收復河套、開拓西域了。

因為王則古告訴袁崇煥,皇帝已經任命他們兩人曾經的同僚鹿善繼為薊遼督師兼遼東巡撫,而且鹿善繼已經趕赴遼東上任去了,同時也向他說了王則古自己所瞭解的最近朝廷各項人事任免和安排。

原薊遼督師王之臣和遼東巡撫畢自肅同時調離,就是為了讓鹿善繼在遼東能夠統一事權,執行西守東攻的平遼戰略,這更充分說明了皇帝對鹿善繼

《日月當空照中華txt下載》 第一零二章 召見崇煥(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