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三八章 兵亂之責 (第1/3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山海鎮總兵趙率教厲兵秣馬預備北上平亂,而方正化帶著東廠人馬趕赴寧遠的時候,寧遠城中的兵變也差不多到了尾聲。

寧遠城四四方方並不大,曾經一度商貿繁盛,人口眾多,可惜經過多年戰亂,特別是薊遼督師府和遼東鎮總兵府先後移駐寧遠之後,經過連年征戰,原來的商民百姓但凡在關內有親有舊的都南下逃難去了。

時至今日,城中居民也不多,除了一些慣常走南闖北的行商世家,剩下的多半都是世代居住在寧遠衛附近的軍戶,平頭百姓充其量也就三五千戶,如今經受了一次兵變的洗禮,城中百姓更是死傷過千,民怨沸騰。

七月二十八日早上,留守督師府的楊國柱,並沒有讓薊遼督師鹿善繼站在寧遠北門城樓上等多久。

鹿善繼在孫鈐和督標中軍親兵的守護下,剛把薊遼督師的帥旗立在寧遠北門的城頭,就看見遠處大隊騎兵風馳電掣般趕來,來的人正是吳襄、祖大弼和楊國柱。

幾個人到了城下,就見如今的遼東錦衣衛千戶孫鈐已經等在臺階下面,於是立刻跟隨上城,拜見鹿善繼。

楊國柱,鐵嶺人,軍戶出身,身材高大魁梧,走路虎虎生風,顧盼之間目光如電,三十多歲正當年,一看就是一員久經沙場的虎將。而這也正是鹿善繼接替王之臣之後,把他留任為中軍遊擊的原因。

只不過楊國柱並非出身寧遠,也非出身將門,而且處事不夠圓滑,與遼東鎮許多出身將門世家的將領不大合得來,所以鹿善繼雖然欣賞其將才,卻還是在他上面安排了一個圓滑有手腕、與遼鎮各將領關係都不錯、而且自己也知根知底的吳襄,當了中軍參將。

這倒不是說他不信任楊國柱,而是他對楊國柱的將才有不同的認識,若是不信任他,又如何會讓他留守寧遠督師府。

吳襄、祖大弼、楊國柱三人來到鹿善繼面前,單膝跪地,邊行軍禮邊說道:“奉命留守督師府中軍遊擊楊國柱,拜見督師大人!”

本來坐著受禮的鹿善繼,這時候也起身上前,攙扶住楊國柱,同時說道:“快快免禮!快快免禮!”

三人起身之後,楊國柱又請鹿善繼回督師府坐鎮,主持平亂大局,這時,鹿善繼對楊國柱說道:“回督師府的事情不急,你先說說如今城中情況!”

楊國柱遂將城中情況一一說與鹿善繼等人。

二十五日兵變發生之後不久,就有廣武營亂兵衝擊督師府索餉,先後三波衝擊,都被楊國柱指揮留守督師府的數百名士卒,使用弓箭、火繩槍和虎蹲炮所擊退。

亂兵射進來的火箭、扔進來的火把,燒燬了幾件督師府衛隊居住的房屋,除此之外,整個督師府並未遭受多大損失。

兵變當夜,多數亂兵即回營居住,而次日中午過後,亂兵全數回營,而城中出現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也是在這個時候,楊國柱與祖大弼取得聯絡,相互通報了情況,然後由祖大弼派出手下田雄趕赴義州報信。

聽完這個情況,鹿善繼說道:“本部院問你,兵備副使郭廣郭大人如今可有訊息,白養粹白郎中、張通判、蘇推官有無下落?振武營參將楊文魁、廣武營參將彭簪古如今何在?”

楊國柱咬牙恨聲說道:“廣武營參將彭簪古擁兵作亂,如今兩營合兵一處,駐在振武營中,兩營亂兵就是以他為首。

“至於振武營參將楊文魁,已被標下拿住,如今就綁在督師府中。

“兵亂前夜,楊文魁在振武營中聚眾賭博,次日清晨擅離職守,歸家居住,致使廣武營亂兵無人約束。亂兵鼓譟出營之後,楊文魁心中恐懼,逃來督師府求救,標下將他捉拿,押在督師府牢中。”

說完這個,楊國柱稍作停頓,接著說道:“至於郭副使,現如今仍被亂兵挾持,而張通判、蘇推官已被亂兵暴屍兩日。

“白郎中據說已在振武營中上吊自盡,亂兵將他收殮入館,如今停靈在振武營中,但標下並未親見其屍身,是以不敢輕下定論。”

楊國柱說完,定睛看著鹿善繼。

鹿善繼沉吟片刻,對著楊國柱說道:“去帶楊文魁過來說話。”

對鹿善繼來說,不管這個兵亂最後怎麼處置,首先要做的是與亂兵的首領取得聯絡,看看他們有什麼要求,先把他們穩住再說。

至於已經死了的官員,那沒辦法,人死不能復生,而沒死的,比如兵備副使郭廣,該營救出來還是要營救出來,畢竟兵備副使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是遼東一員重要的管軍文官。

歷史上這個郭

《日月當空照中華txt下載》 第一三八章 兵亂之責(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