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密摺之二 (第1/3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鹿善繼,前往京營監軍的文震孟、前往宣府監軍的倪元璐,以及前往薊州監軍的施邦曜也都行使了密摺奏事的權力,分別上了密摺。錦衣衛和東廠也都很盡職,每人一式兩份的密摺,先後都到了皇帝的案頭。
三個人密摺的內容差不太多,都與發放軍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關。
文震孟上任之後,先去了神機營。神機營是的歷史非常久遠,幾乎與大明朝的歷史一樣長。
朱元璋佔領南京之後,就開始重視發展和使用火器,當時他稱吳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支以火器為主的軍隊,大量裝備了火銃、火炮、火箭等熱兵器。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明太祖朱元璋在與張士誠、陳友諒的戰爭中才能屢次以少勝多,贏得最後勝利。
後來,朱元璋的部隊在對陣以馬步軍和騎射為主的元軍時,又是裝備了熱兵器的部隊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尤其在北伐的過程中,大量火炮的使用,使得徐達和常遇春率領的北伐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再後來,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對火器的重視程度更高了,遷都北京以後,專門在京師設定了以火槍火炮等熱兵器為主的神機營,當時的編制員額是五千人。
全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五軍,共裝備有“霹靂炮”三千六百杆,“大連珠炮”二百杆,盞口將軍炮一百六十門,另有炮兵手持的“手銃”五百杆。
所謂的“霹靂炮”,就是步兵火銃,以後又改裝鳥銃,再後來就是前裝的火繩槍。所謂的“大連珠炮”,就是多管火銃,主要是“三眼銃”。所謂“盞口將軍炮”,就是口徑有盞口大小的野戰火炮。至於“手銃”就是炮兵近戰防身用的單發短柄火銃。
這是神機營成立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編制,隨著成祖以後多位明朝皇帝對火器的重視,特別是蒙古人、女真人對北部邊境的威脅凸顯以後,神機營經過了多次的擴編,裝備也有了很大的改進。神機營原來的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也升格為營,分別升格為前後左右中五個營頭,每個營頭的編制都是三千人,總計一萬五千人。
然後在萬曆後期以來的遼東作戰中,神機營當然也是一抽再抽,不少精銳都戰死在遼東。由於如今的火器裝填、點火、瞄準等比較複雜,所以熟練的軍卒比較難得,而大量精銳的損失,也不是說補充就能補充的。
所以如今雖然神機營仍是一萬五千人的編制,但是五個營頭缺額很多,即便是登記在冊而且實有其人的,也有相當一部分要麼是老弱病殘的,要麼是臨時拉來濫竽充數的,這樣計程車卒佔了如今神機營實有人數的四分之一還多,再加上缺額不補吃空餉的,至少三分之一計程車卒要麼是不存在的,要麼是根本沒有戰鬥力的。
這樣的情況,當然令狀元出身的文震孟極為震驚,一向自詡為天下精銳的京營居然是這個樣子,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然而即便神機營已經如此不堪,當他到了五軍營這個以馬步軍與車營混編的京師主力軍營地以後,更加震驚了。
左右馬軍營多是勳貴之家的紈絝子弟充任,前後步軍營則看來了更像是乞丐隊伍,至於中軍車營則多是老弱病殘,鼎盛時期編制十五萬人的五軍營,如今實有編制兩萬五千人,而且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冒名頂替的呢,即便如此當文震孟連發兩天餉銀之後,實際發出的軍餉也只合得上一萬八千人,另外七千人要麼逃亡流失了,要麼就是根本不存在。
三千營也是如此,這個在成祖時期編制三千,並以歸化蒙古人為主的純騎兵部隊,也曾經是戰力強勁的京營主力,鼎盛時期也人數曾經達到過七八萬人,後來隨著外來威脅的消長,三千營的編制也是忽多忽少,一度還曾更名為神樞營,如今三千營上報軍機處備案的人數是兩萬人,而實際露面領餉的只有一萬兩千人,其中還多是老弱病殘,這些原來以朵顏三衛內遷蒙古人為主的隊伍,如今漢一點也看不出蒙古族朵顏部騎兵彪悍的樣子。
就這樣,文震孟帶著錦衣衛和東廠押解餉銀的隨行人員,在京師三大營的駐地,先後駐守了半個月,到了登記領餉的最後期限,仍然有一萬八千餘人不見蹤影。
京師三大營的坐營官當然也很尷尬,甚至也可以說有點害怕,畢竟如今的皇帝開始不好糊弄的,而且動不動就殺頭抄家,過去高高在上的錦衣衛和東廠,也是說殺就殺、說抓就抓,將近六萬人硬生生給清洗成不足四萬人,另外兩萬人要麼被殺頭抄家,要麼被抓了攆去挖煤開礦,當然了這所謂的兩萬人中也有大量的空餉存在,見不到人的也都是一律除名削籍,從此不再有糧餉俸祿了。
《日月當空照中華類似的》 第六十一章 密摺之二(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