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邊鎮情形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江鎮冒領軍餉的事情,在歷史上是真實的,在袁崇煥計殺毛文龍之後,曾認真核實了東江鎮的兵員實有數目,約在兩萬人左右。然而即便是如此,毛文龍也不能殺,東江鎮也不能削弱。這是崇禎皇帝目前能夠確定的為數不多的重大戰略抉擇之一。
所以毛維張的密摺,反而讓崇禎皇帝對毛維張有點不放心了,在反饋給毛維張的密旨中,崇禎皇帝明確告訴毛維張,他所上報的事情,自己已經知道了,同時交代毛維張必須以遼東大局為重,以團結東江鎮上下為主,軍紀餉祿敘功方面,要尊重毛文龍等東江將帥的意見。
在此基礎上,崇禎皇帝還找來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高時明,並暗授機宜,由其帶領錦衣衛若干人馬,押解著大批的軍糧軍械鎧甲等軍備物資,親去東江鎮傳旨,明旨告訴毛文龍,朝廷知道東江鎮虛報軍功、冒領軍餉等情弊,但是念在毛文龍開闢東江鎮,抗擊建虜有功的份上,對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一律赦免,並明旨令其按照三萬員額補足兵員數量,同時所欠軍餉也一併按照三萬員額如數發放。
此外,明令新募兵員要撥出三千人獨建一營,歸監軍御史毛維張直接指揮排程,營中所需官佐,均從東江鎮所屬營頭之中調轉任用。
毛文龍畢竟是杭州生員出身,與後來的劉興祚、劉興治等遼東難民畢竟不同,即使其屬下真有投降滿清之心,毛文龍本人估計也不會堅決想要去投靠異族,除非被朝廷逼得實在是沒有活路了。
這一世的崇禎皇帝,當然不會反覆猜疑他逼迫他,也不會允許兵部或者戶部的某些人減他的餉、斷他的糧。
與毛維張的密摺相比,大同鎮監軍御史吳甡、延綏鎮監軍御史馬懋才密摺上報的情況,則需要當機立斷進行處理。
吳甡的密摺,不僅說了大同鎮空餉過多的事情,而且同時彈劾大同鎮總兵渠家楨和巡撫張翼明,說渠家楨身為總兵不僅不修軍備,而且暗通蒙韃插汗部,家族經營之商號,違反朝廷禁令,與蒙韃交易,商道直通建虜,走私鹽鐵禁物,謀取不義之財;而大同巡撫張翼明知情不報,在天啟七年插汗部南侵事件中,諱敗為勝、諱過為功,並且殺良冒功、欺騙朝廷。
馬懋才也是彈劾延綏巡撫嶽和聲,說延綏三衛流賊肆虐,而巡撫嶽和聲視若無睹、無所作為,衛所廢弛、士兵逃散,而延綏總兵賀時雨聽之任之、束手無策。
吳甡所彈劾的事情,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在調查之後,判了渠家楨和張翼明死刑,但是對渠家楨所在山西祁縣渠氏家族並沒有深入追究,而後來這個渠家繼續與建虜通商,最終成為晉商之中的大家族,清初八大皇商之一,到了乾隆年間的鼎盛時期,家族財產超過一千萬兩,真正稱得上是富可敵國了。
而延綏總兵賀時雨雖然是一個平庸之輩,但是卻有一個能打的兒子叫作賀人龍。
關於賀時雨最有名的事情是,歷史上流賊攻陷了鳳陽,挖了朱明皇室的祖墳以後,賀時雨隨即在延綏等地,率軍找到並掘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祖墳。這兩個大賊頭的祖墳,一個在米脂,一個在綏德,都在延綏鎮的管轄之內。
所以後來,李自成率兵幾次攻打延綏鎮的治所榆林衛城,榆林衛人都是誓死抵抗。賀時雨與賀人龍父子當然也不可能投降流賊,只能與李自成、張獻忠拼到底。
對吳甡、馬懋才的密摺彈劾,崇禎皇帝沒有自己獨斷處置,而是轉給了軍機處,由軍機處研究處置的辦法。
張惟賢與孫承宗、李邦華一商議,最後秉承皇帝的意思,以朝廷旨意勒令延綏巡撫嶽和聲免職致仕,延綏總兵賀時雨申斥罰俸留任,並勒令約束部伍,配合馬懋才整肅軍紀。
對於吳甡彈劾的大同鎮,軍機處則作出了通虜和欺君的定性,大同總兵渠家楨被判斬首,抄沒家族財產,族人充軍雲南的處置,而大同巡撫張翼明則被判抄沒家產,家人充軍廣西;大同巡撫由山西參政範復粹升任,大同鎮總兵則由遼東鎮錦州副總兵祖大壽升任,並掛徵西將軍印等等。
軍機處的決定,報告皇帝同意後,很快批轉內閣,吏部、兵部、五軍都督府以及錦衣衛作出反應,分別派人赴各地傳旨。對祖大壽的任用,倒不是崇禎皇帝的突發奇想。
事實上,把原來遼東的那些將官世家拆開了,是如今的這個崇禎皇帝,自從來到這個時空以後的一貫想法。但是這一次卻是孫承宗的提法。
孫承宗對祖大壽很欣賞,督師薊遼的時候,對祖大壽也很倚重,當時滿桂、趙率教、祖大壽等人,都是他很器重的將領,如今滿桂已是遼東鎮總兵,趙率
《日月當空照中華類似的》 第七十四章 邊鎮情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