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三章 督撫職務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極殿大朝會如今更多地成為了一種例行公事。朱大明有時候希望大朝會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但有時候又覺得它不發揮作用也挺好。

萬曆年間,皇極殿大朝連續二十多年不舉行,而朝政也是繼續運轉,有時候萬曆皇帝連文華殿的小朝會都不參加,甚至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根本不與朝臣見面,連內閣大臣想見皇帝一面,都要提前預約,即便如此,沒有天大的事情,皇帝也是不見面。皇帝與朝廷的聯絡,就靠著司禮監來維持,就這樣,大明的朝政居然也平穩執行了幾十年。

朱大明當然不能這麼幹,他與朝臣的關係還算比較融洽,如今還沒有多少大臣敢於公然上書辱罵崇禎皇帝。

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大朝會,在定下了閣臣人選,公佈了閹黨名單以後,進入了第三個議題,那就是議定空缺的督撫職位。

預備討論的督撫職位有三個,一個是浙江巡撫、一個鄖陽總督、一個操江總督。原來的浙江巡撫潘汝楨,因為首倡立生祠而被定為閹黨,已經免職入獄論死了。

原來的鄖陽總督劉光復,雖然不是魏黨,但卻比魏黨更嚴重,魏黨只是交結內侍、結黨營私,而劉光復等人則是交結宗室、圖謀不軌,雖然比崔文升、李可灼的勾結宗室、毒害君父罪行要輕,但也只剩死路一條了。

另外一個就是原來的操江總督劉志選,總管長江水師和長江沿岸的江防,現在被定為魏黨,而且還是要被斬首抄家的那種。這些人如今已被下獄,他們原來的職位雖然不如九邊重鎮那樣緊要,但是長時間空著也不是辦法。

浙江巡撫的職位預備給督察院僉都御史範景文,這個範景文沒有太出眾的才華,但是勝在忠於職守,特別是在歷史上崇禎死後,京官朝臣之中殉節而死的就有他一個,這樣的人只要有機會就要重用。

因此,當吏部的人選報上來以後,朱大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範景文。至於鄖陽總督,本來這個職位是沒有的,劉光復任職鄖陽巡撫幾年後,改巡撫為總督,由他直接升任。如今劉光復被逮論罪,內閣和吏部建議撤銷總督設定,恢復原來的巡撫職位。

對於鄖陽巡撫,朱大明從吏部報上來的侯任人選中選擇了張允登。張允登,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河西兵備副使、山西左參政,管過軍、安過民,同時也是忠臣。歷史上崇禎四年的時候,張允登在與流賊作戰中戰死。

這兩個人選提出來,很快就透過了。但是操江總督的人選,內閣和吏部推薦的人選,是南都勳貴沂城伯趙之龍,朱大明不同意,換成了恭順侯吳惟英。

然而到了朝會之上,這個人選一出來,又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理由是吳惟英是蒙古人,然是明成祖朱棣時候就歸順的蒙古人,但畢竟是蒙古人。

朱大明對此並不介意,這些早就歸化了的蒙古人在明朝當上高官顯貴的情況很多,比如猛將滿桂。但是朝臣之中卻有不少人反對,而且之前被朱大明拿掉的沂城伯趙之龍又被其他的人提了出來,說這個人有賢名,祖上好幾代都任過江防總督。

但是不管朝臣們怎麼說,朱大明不可能同意任用這個趙之龍,其他的朝臣當然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但朱大明卻很清楚,這個趙之龍在滿清圍攻南京的時候,被委任總督南京防務,結果不做任何準備,等到清軍已到,馬上帶領留守的文武大臣開城投降。

這樣一個人,朱大明現在就想殺了他,怎麼可能會用他。但是現在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則從目前情況看也的確是讓他當看起來比較合理。

至於朱大明想要任用吳惟英,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朱元璋當了皇帝后,為了鞏固皇權,曾經大殺功臣,洪武年間分封的功臣好多都殺光了,到了朱棣即位以後,又殺了一批追隨建文帝而不肯投降他的勳貴,當然了,永樂年間朱棣也分封了一批靖難功臣為公侯伯爵。可惜的是,這一批有能力的勳貴武臣又在土木堡之變中全軍覆沒,如今南京、北京剩下的這些勳貴,多數都是些廢物,根本用不了,朱大明也不想用。

像恭順侯吳惟英這樣的,還算是有點良心,有點擔當的,明亡後全家殉難,算是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

看朝臣們不同意吳惟英,朱大明又提了新樂侯劉效祖這個人選,還是有一些御史言官不同意,有說劉效祖提督神機營不能輕動的,有說劉效祖北人不懂江防不以任用的。

看著殿中你來我往爭論不已的朝臣,朱大明正頭疼不已,突然聽到禮部侍郎溫體仁說道:“陛下,若論勳臣貴戚之中有賢名者,臣倒是聽說一位,就是博平侯郭振明。

《日月當空照中華類似的》 第六十三章 督撫職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