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頁)
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民戶籍不明,乞丐也是一樣。
應天府衙役手握鐵尺,五城兵馬司的軍漢揮舞著刀鞘,看似威風,卻找不到用力的地方,只能拍空氣。
隨著應天府的連串舉動,流言的傳播速度更上一層樓。內容也是更加豐富多彩。
什麼錦衣衛密探大鬧國公府,天子與錦衣衛二三事,某大學士同錦衣衛千戶不得不說的關係,繪聲繪色,好似親眼所見一般。
流言沒有明指某大學士是誰,從內容揣測,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是翰林學士方孝孺。
答案一出,天下譁然。
方孝孺是誰?
當世大儒,讀書人的楷模,文官的偶像,言官的榜樣。
如此正人君子竟然會同臭名昭著的錦衣衛牽扯到一起?
大部分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尤其是讀書人,更斥責其為無稽之談。
恰在此時,奉命入燕的錦衣衛千戶張安突然現身說法,將方孝孺如何提出反間計,如何同他聯絡,又如何令他陷害對朝廷無比忠誠的燕王,挑撥燕王父子關係,原原本本,一絲不落的說了出來。並由“正義之士”集資印刷成文,供天下人閱覽。為了增加內容的趣味性,撰稿者採用了演義的寫法,分為章回小說體,可讀性更高。
大概是覺得還不夠震撼,燕王親自寫了一份奏疏,派人送入京城。
入京的武官很清楚,此行十分兇險。風險卻伴隨著機遇,如能保住性命,他日燕王殿下榮登大寶,自己的功勞絕對是鐵板釘釘。
於是,在大搖大擺進入南京,將奏疏遞上之後,武官春風滿面的被大漢將軍拿下,扔到錦衣獄中和武勝作伴去了。
兩人見面之後,隔著欄杆抱拳,互相問候。
兄弟可好?如今做了鄰居,為了美好的未來,光明的前途,理應互勉。
接到燕王奏疏,通政使司上下冒出一身的冷汗。
真要面呈陛下預覽?
會不會把皇帝氣出個好歹?
眾人互相看看,最終由左右通政和謄黃右通政舉手表決,送!
通政使為何沒參與表決?
說起來慚愧,因與戶部右侍郎政見不和,一言不愉大打出手。搏擊之技略遜一籌,被敲破了腦袋,傷到了面子,告假養傷中。
如通政使司上下所料,燕王這封奏疏的確捅了馬蜂窩。
民間的流言,建文帝一直被矇在鼓裡。宮中的宦官女官有意隱瞞,朝臣們是不願自找沒趣,大多趁著這段時間盤查府內,發現了蛛絲馬跡,不免對皇帝寒心。
作為事件的當事人,方孝孺除了做學問就是為平定燕王叛亂出謀劃策,也無暇留意城內的老百姓茶餘飯後都在說些什麼。雖也感到同僚的眼神透著古怪,但方大學士對自己的名聲和人品一向很有信心,自然不會多想。
燕王這封奏疏,相當於揭開了眾人聯手遮掩的蓋子,將“真相”攤開在陽光之下,一巴掌甩在了朱允炆臉上,另一巴掌賞給了方孝孺。
派錦衣衛入燕,建文帝已經做好了被御史噴口水的準備。沒等到言官,燕王先給他潑了一盆汙水。
方孝孺的震驚比建文帝更真實。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被燕王指著鼻子痛罵“沽名釣譽”,“與鷹犬為伍”,“挑撥天家親親之情”,“蔑視人倫”,“禍亂朝綱”。
遭到如此汙衊,建文帝還能堅持,方孝孺卻支援不住,一口血噴出,當場暈了過去。
這已經不是面子的問題,而是上升到做人的根本。
如果燕王這封奏疏上的罪名落實,方孝孺往昔為人稱道的一切都將被打上問號。
儒學大家,真君子?
偽君子,真小人?
有人暗中為方孝孺惋惜,這分明是燕王的毒計!可誰讓方孝孺自己送出了把柄?計策不錯,但用人不當。哪怕從大漢將軍和旗手衛中挑人也比錦衣衛強吧?
同錦衣衛攪合到一起,武將尚且罷了,一個文官,還是被讀書人視為偶像的翰林院大學士,絕對是自毀長城。
稱快的同樣不少。
自古文人相輕,方孝孺是大儒,卻不是唯一的大儒。他的名聲太大,被他壓下的人又怎麼能甘心?
遇上心胸寬廣,胸懷坦蕩的倒還罷了,有幾分文采卻小肚雞腸的,無不想趁機踩上幾腳,將方孝孺拉下神壇。
流言從民間湧入朝中,爭論從朝堂向天下蔓延。
圍繞著方孝孺的這場爭論,在讀書人中造成了巨大的反響。
《清和老師》 第8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