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9頁 (第1/2頁)

霜露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地四到九月少雨,但是在十到三月雨雪很多,三四月化冰之後,姜地容易出現大澇。在下的想法是將這些水儲藏起來,等到大旱時,便可用這些水來灌溉莊稼。西山群山眾多,山與山之間,有極深極大的峽谷,先挖通渠道將水引到峽谷之中,設立好幾個大水庫,這樣就可以將水儲藏起來,再由水庫挖出分水的渠道,直通莊稼地裡,給苦水河開出幾條支流來……至於蝗災,我從姜地歷年的記載中看出,出現蝗災的那年,必定是大旱之年,水庫的設立,基本可以解決大旱之事,另外,就是馴養蝗蟲的天敵,鴨子、青蛙等,提醒百姓不要過於捕捉青蛙,另外,涸澤之地,乃是蝗蟲滋生之地,要想更好的預防蝗災,便是先清理好這些地方……”赫連南丞口若懸河,款款而談,將治理水和蝗災的事,大概說了個清楚:“更詳細的資料在下都已經整理好,長公主和各位若是覺得可行,在下就將資料呈上。”說完,他朝趙承玉和在座的諸位拱手作揖,方才坐下。他來姜地這麼久,一直都未能為趙承玉做些什麼,他費了很長時間和精力整理出這些來,總算是展現了些光芒來。“治理蝗災那法子,當可行?我聽著都覺得玄乎。”一位官員問道,不太相信。另外又有人道:“這開山建什麼水庫,挖溝渠,聽著倒是可行,但是費人力啊,眼下已經在開始耕種,無暇分身來做此事,這事恐怕要放在耕種結束之後才能做。”……官員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對赫連南丞畫的這個大餅並不十分接受,大多還是覺得赫連南丞只是個善於詩文的才子罷了,這些只是他的設想,沒有考慮過實際情況。最後還是趙承玉示意大家停下來,她道:“赫連公子提出的建議雖說執行起來有些難度,但是,這兩件事辦好了,就長久的解決了姜地的耕種條件,一勞永逸。這事還得儘快辦。林大人,這事你今日就去落實下去,本宮會讓赫連公子前去協助你,有什麼需要的,儘可跟本宮說。”趙承玉說了話,這事就定了下來。赫連南丞隨著都林知府去了府衙商議了許久,到了傍晚時才回公主府,將一些所需都跟趙承玉說了,趙承玉也當即安排下去。目前是官兵出動一大部分去做挖渠道、修建大堤的事,另外公主府的親兵派去二百人,赫連南駿留下了二百多人保護趙承玉的安全,也全都派了去。趙承玉想讓這事儘快辦完,自己出了些銀子,按照赫連南丞設定的安排,找了姜地所有的乞丐以及一些百姓前去修大堤。赫連南丞擔心百姓看中官府給賞銀,全都去報名修大堤,而延緩耕種,為此調查了戶籍,按照家中耕地、人口來限制,一家之中,只可報名一兩人來修大堤。如此,既不耽誤百姓耕種,又能讓百姓賺上一些銀子,並且將大堤、溝渠修好。這事是個大工程,事情定下之後,趙承玉就派人快馬加鞭送摺子去京城,京城剛遭遇榮王謀反的大亂,元氣重傷,為此,趙承桓只是撥了十萬兩銀子下來,趙承玉自己出了五萬兩銀子,姜地的富商得蒙林知府幫忙追回了被賊匪搶劫的財物,幾十個富商一同出了有十萬兩銀子,經費還算充足。主要的還是人力,工部那邊沒有派人過來,趙承玉想過了,戎族那邊至少這兩年內不會出兵騷擾姜地,而在姜地有駐軍有兩萬多,姜地駐軍守將對趙承玉並不敬服,他更親近赫連南駿一些,為此可能還有些惱恨趙承玉。為此,趙承玉若是讓他出兵幫忙修建大堤,他定會阻攔推辭。“還是在下去說,那個守將曾是我大哥的副將,我去說話,他多少會給我些薄面。”趙承玉和赫連南丞提起此事時,赫連南丞立即應承下來。因為經費充足,趙承玉和赫連南丞是準備拿出貳萬兩銀子給姜地駐軍的,他們在這苦寒之地駐守,又沒有立下大功,故而除了軍餉之外,並沒有賞賜,故而日子過得不如那些上戰場拼殺的將士。赫連南丞去找了那守將之後,聽到有兩萬銀子的酬勞,他立馬答應了下來,派了兩千人來幫忙,聽從赫連南丞的排程。如此,忙活了不足一個月,就將溝渠、水庫、大堤都修建好了,西山各地的雪也都融化成水,流入水庫之中,免了姜地以往這個月份發大水的災難。“姜地百姓以後不必再受旱澇之災和蝗災,赫連公子居功至偉,本宮代替姜地的百姓謝過赫連公子。”趙承玉心懷敬意的道。這事辦妥之後,赫連南丞在她的眼裡,的確不只是一個文人才子。他是個有本事的人,若為朝廷效力,其權位不會低於他的兄長赫連南駿。長風從京城趕來了姜地。暗中見了衛諫,與他說了京城的情況,嚴肅的對衛諫道:“爺在姜地逗留的時間也太久了,我們還有好多正事要辦。爺打算在這兒陪著長公主玩多長時間?”此前,他已經多番在信中提醒衛諫早日回京城,只可惜衛諫一直都沒有回信。實在無奈之下,他只有親自來姜地一趟。“造福百姓,

《公主要下嫁短影片線上觀看》 第79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