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6章 王猛離去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一早,王猛起身,向桓溫告別。 桓溫假裝留戀,故作痛心地問道: “景略,難道你真的不想輔佐於我,離我而去嗎?” 王猛神色堅毅,說道: “晉室頹廢,人人以清談為榮,以務實為恥。 況且朝廷講究門閥出身,似我等這般貧民前去,只怕也是永無出頭之人。” “嗯?” 桓溫臉色一變,厲聲說道:“我桓溫重用之人,誰敢小視?” 王猛聽罷,心中卻無半點感激之情。 桓溫之語,完全是在突出自己的權臣地位,而非憫惜人才之語。 另外,從昨日至今日,縱觀桓溫之言,語氣傲慢,態度放肆,時時刻刻以自我為大,根本就沒有將朝廷放在眼中。 像這等傲慢之人,得勢時囂張跋扈,失意時必為千夫所指,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當年的權臣王敦,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王敦出身於琅琊王家,才華橫溢,身世顯赫,又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 自元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晉元帝在王導和王敦等人的幫輔之下,立足江南,建都建康。 此時,琅琊王家內有王導作為宰相,統管朝政;外有王敦坐鎮江陵,統領軍事;王氏子弟皆位居要職,以致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也就是說,琅琊王家與皇家司馬,共同管理天下。 由此,琅琊王家到達鼎盛之時,位於諸多門閥世家之首。 王敦也被晉升為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可自行選置刺史以下官吏。 後來,朝廷又封王敦為丞相,武昌郡公,食邑萬戶,都督中外諸軍事,朝政大權盡歸王敦所有,晉明帝司馬睿徹底被架空。 就是這樣的權臣,權傾朝野,最後也只落得一個兵敗而死。 後來,晉明帝司馬紹令人挖出王敦的屍首,焚燬其所著衣冠,擺成長跪的姿勢,而後斬首戮屍。 隨後又將王敦的首級懸掛在城南朱雀橋上,以此示眾。 王敦想當年是何等的豪邁霸氣,最後卻變成了叛臣賊子,手下親信皆被誅殺。 反觀今天的桓溫與當年的王敦是何等的相像,都是皇家駙馬,都是權臣,都是英雄豪邁、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之人。 如今自己前來拜見桓溫,投靠的本是晉室王朝,以此博得萬世英名。 自己怎可屈身於桓溫這等權臣之下? 若是將來桓溫效仿王敦,起兵造反,兵臨建康。若是戰敗而亡,自己豈不是也要淪落為桓溫爪牙,遺臭萬年嗎? 如此,自己山中奮讀十二年載,豈不是有悖於聖賢之道? 如此,自己心中的一番抱負,豈不是化作東流之水? 王猛聽罷,心中主意變得更加堅決,於是拱手說道: “多謝桓公好意,如今我意已決,還請桓公放行!” “景略,你真得想好了?”桓溫故作可惜地問道。 王猛點了點頭,態度堅定地說道:“我意已決!” “哎——” 桓溫仰首長嘆,神色失望至極。 “既然景略兄已做決定,我桓溫也不強留英豪,叫他人笑話。 我已為君備下華車良馬、錦衣玉羅,權且作為我的一片心意,請景略兄笑納。” 說罷,桓溫一揮手,只見從身後走出十幾人來,牽引著十餘匹潔白的戰馬,拉著十餘架裝滿了貨物的馬車。 王猛見罷,不喜反愁,心中對桓溫頓時失望至極。 其實,對王猛來說,若是桓溫再有意相留幾句,說不定他就留下了。 畢竟,如今的王猛已年近三十(生於公元325年,如今是公元354年),人已至中年。 心中一片抱負,卻是難遇知己。 桓溫對於王猛來說,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畢竟王猛出身貧寒,若是如此爽快地答應桓溫,只怕會被桓溫輕視。 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數次與劉備拒絕見面,反而要讓劉備三顧茅廬? 說白了,就是為了增加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份量罷了,同時也是為了考察劉備請自己出山,是否屬於真心。 如今,王猛數次拒絕桓溫的邀請,一來是增加自己在桓溫心目中的份量,二來也是考察桓溫是不是真心想留下自己。 如今見到這錦衣車馬,說明桓溫早已做好了自己離去的準備,並無真心留下自己的意思。 “哎!” 王猛心中長嘆一聲,抬起手來,語氣生硬地說道: “不用!我自幼苦難,早已經習慣了。 另外,我隱居深山之中,這些華車良馬,綾羅綢緞,只會消磨我的鬥志,於我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此謝過桓公的好意,我走了!” 說罷,王猛拿起一根木棍,權當打狗棒,而後雙眼瞟了一眼冉閔,轉過身去,大步直朝營門外走去。 相對於桓溫來說,冉閔與自己一夜長談,態度謙和,反而更具有誠心。 可是,冉閔乃是虎狼之人,嗜殺成性,這樣的人並非是自己最好的選擇。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五排屠夫影片大全》 第226章 王猛離去(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