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拒守鐵剎關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剎關位於太行餘脈紫金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厄口”,意為扼守之意。 進入鐵剎關,其真正意義上也就進入了軹關陘。 軹關陘,乃是太行八陘自西向東的第一陘。 軹者,車軸之端也。軹道者,通道僅容一軹(車)之險關也。 軹關陘,北起山西省侯馬市,南至河南省濟源市,因地勢險峻,穀道狹窄,故名軹關,自古為用兵出入之地。 在春秋時期,盤踞在山西省境內的晉文公曾因軍事需要,派兵拓寬並加固了軹關山道,如此其大軍可透過軹關陘到達河南,深入中原腹地。 在秦昭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秦國將領白起率軍南下軹關陘,攻克韓國野王,隨即切斷了太行陘,隔絕了韓國國都新鄭通往上黨地區的交通。 駐守上黨地區的馮亭不願投降,改投降於趙國,從而引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0餘萬。 自此,秦國面對韓、趙、魏三國,形成軍事上的絕對優勢,也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這為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說,軹關陘自古以來都是兵家用武之地。 不過,在這個時候,軹關陘並不叫軹關陘,而是叫——軹道。 太行八陘的說法起源於東晉末年,最早出現在郭緣生撰寫的《述徵記》中。 書中寫道: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第一軹關陘,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第四滏口陘,第五井陘,第六飛狐陘,第七蒲陰陘,第八軍都陘。 自此之後,才有了“太行八陘”的說法。 眾將士們休息一日,天色漸明,冉閔召集劉俊、劉寧、呼延信、申道生等人,而後開啟地圖,說道: “眾位,軹道狹窄,道路崎嶇,隊伍之中還有50輛馬車,大軍行軍速度緩慢,若是一旦被慕容鮮卑追上,難免再次發生一場激戰。” 眾人聽後,個個點頭,於是紛紛抬頭看向冉閔。 冉閔指著地圖道:“鐵剎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我和呼延將軍二人帶500名將士防守鐵剎關,為眾人斷後。 申道生將軍帶500人馬為大軍開路,若有阻擋,及時清剿。 劉俊督帥和劉寧將軍二人帶100人負責家眷、傷殘將士和鹽車,全速前進。” 眾人聽後,皆都點頭,分頭行動。 冉閔和呼延信二人召集將士,沿關而立,關內停放著1000匹戰馬,如此可以保證眾人撤退之時做到一人兩馬。 絳邑縣(今山西省侯馬市)中,慕容評召集代王拓跋什翼犍、匈奴左賢王劉務桓、苻堅和慕容廣等人開會。 慕容評臉色陰沉,黑得就像烏雲一般,快要下起雨來。 也是,4萬將士圍攻皮氏縣城,不僅損失了1萬多人馬,且還讓冉閔跑了。 這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若是傳出去,必為世人所恥笑。 更為可惡的是,冉閔帶領眾人向南逃去,一旦冉閔穿過王屋山脈,到達野王,而後再派人阻斷王屋山脈。 那麼聚集在河東之地的2萬多名慕容鮮卑將士、拓跋鮮卑將士、匈奴將士和秦軍將士,將完全被冉閔甩於身後,再無半點用武之地。 慕容評抬頭看向眾人,掃視一週,而後看向苻堅,說道: “少將軍,聽說你手下有兩位將軍弓馬嫻熟,百步穿楊,甚是了得!” 苻堅心中一緊,心道:“這慕容老賊不會在打我的打算吧?” 苻堅拱手道:“不錯,不知慕容將軍有何吩咐?” 慕容評嘿嘿一笑,說道:“你帶領5000名將士,與慕容廣一道,全力追擊冉閔,可否?” 苻堅聽後,尋思再三,不好拒絕。 若是自己拒絕,說不定慕容評這老賊便會將圍攻冉閔失利的罪責全部強加於自己的頭上。 苻堅拱手道:“小侄願聽老將軍吩咐!” 慕容評聽後大喜,看向眾人,說道: “冉閔之所以跑得快,而我方卻追趕不上,沒有別的原因,只因他們所有的將士都是一人雙馬。 從現在開始,其它騎兵全部改為步兵,將戰馬騰挪出來,由苻堅將軍和慕容廣二人組成前鋒,帶領1萬人馬,一人雙馬,全力追擊冉閔。” 眾人聽罷,齊聲答應。 一時之間,絳邑縣境內,眾人一個個地舉著火把,所有的拓跋鮮卑將士和匈奴將士全部下馬,連夜將自己的戰馬全部交於慕容鮮卑將士和秦軍將士。 一番折騰,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待1萬名將士全部領到戰馬之時,已是第二日凌晨時分。 而後,5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和5000名秦軍將士,一人雙馬,開始追擊。 冉閔帶領500名將士們站在鐵剎關上,將士們一個個地背靠城牆,抓緊時間休息,而冉閔和呼延信二人則站崗放哨,巡邏警戒。 一直快到中午時分,三四名斥候賓士而來,見到冉閔,大聲喝道: “陛下,慕容鮮卑將士距離關口還有30裡地。”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五排屠夫影片大全》 第150章 拒守鐵剎關(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