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5章 四面包圍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日清晨,太陽剛剛從東方的地平線上爬起,冉閔便帶領前軍和中軍的1300名將士走出皮氏縣城(今山西省河津市)。 如今的這1300名將士個個都是久經沙場,歷經血與火考驗的老兵。 將士們經過三天休息,個個精神煥發,神采奕奕,頭戴鐵盔,身披鐵甲,手持鐵矛,身騎戰馬,身後弓箭在背,側面盾牌懸身。 1300名將士隊形整齊,走起路來鐵甲摩擦,發出整齊的“唰”“唰”“唰”的金戈交鳴之聲。 一股沖天的殺氣從近及遠撲去,令人不寒而慄,望而生畏。 眾慕容鮮卑將士、拓跋鮮卑將士以及匈奴將士見後,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一步,眼神之中充滿了警惕,充滿了恐懼。 這不由地他們不害怕,以1000名將士先是在汾河峽谷之中阻擊了慕輿根的1萬騎兵,殺敵6000多人; 後又在皮氏縣城之外,2000名將士擊敗了代王拓跋什翼犍大軍,殺敵5000多人; 後又在汾河南岸擊敗了秦軍的1萬將士,三次戰役共殺敵近6000多人,並斬殺了秦軍的主將強勇。 特別是走在最前方的那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手持丈八長的鐵槊,即便看上一眼,也是令人心驚膽顫,不寒而慄。 那人不是別人,有人說他是戰神,是武悼天王;敵人說他是魔王,是五胡屠夫。 冉閔帶領1300名將士先是來到東方。 “列陣——” 慕容鮮卑的將士們迅速列隊整齊。 在他們的前方是三道拒馬,每個拒馬高約半丈,丈三長的鐵矛置於其上,呈45度角向前傾斜。 整個拒馬高約一丈,長矛林立,人馬不可飛越。 三道拒馬,更是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鐵矛長城。 在三道拒馬之後,是三排手持弓箭的步兵,將士們個個手持弓箭,左手控弦,右手持箭,瞄向前方。 在三道弓箭手之後,又是數以萬計的騎兵,將士們個個手持長矛,隨時做好進攻的準備。 冉閔帶領1300名將士轉了一圈,見敵方戒備森嚴,無懈可擊。遂帶領將士們轉而向北。 在北方也是如此,拓跋鮮卑的將士們同樣在前佈置了三道長矛拒馬,在後又是三道弓箭手,再後又是數以萬計的騎兵。 冉閔帶領1300名將士最後來到西邊,1萬名匈奴將士在劉務桓的帶領下,同樣拒馬在前,弓箭手在中,騎兵在後。 對方戒備森嚴!戒備森嚴!戒備森嚴! 己方無懈可擊!無懈可擊!無懈可擊! 冉閔悻悻然帶領1300名將士返回。 “報——陛下,在汾河的南岸,發現了兩支騎兵隊伍,一隊為慕容鮮卑騎兵,約有數千人。 另一支為秦軍,約有5000人,兩軍互為犄角,正向我皮氏縣城而來。” 冉閔聽聞,心中一驚,於是和劉寧、劉禮兄弟二人再次帶上1300名將士,跨過木橋,來到汾河的南岸。 為了便於作戰,也為了留給自己一條生路,冉閔命令將士們砍來皮氏縣城周圍的樹木,開始在汾河之上搭建木橋。 將士們將樹幹劈為一丈長至三丈長不等,用鐵錘在水淺的地方砸下一丈長的木樁,在水深的地方砸下三丈長的木樁。 每個木樁緊緊相靠,排成左右兩排,中間相距約有一丈之寬。 而後再砍來樹木,劈成一丈長的木板,搭在兩排木樁之上,最後將箭矢當作釘子,釘在木樁之上。 並且,每隔十丈,中間留出一個約三丈寬的缺口,方便汾河河水流通,也便於小型的船隻渡過。 如此,透過近十日的努力,一道木製的橋樑便橫亙於汾河之上。 眾將士們騎著戰馬,整齊地踏過木橋,來到汾河的南岸。 前進20裡地,果然在左右兩側各發現了一支騎兵隊伍。 兩支騎兵隊伍見到冉閔帶領的匈奴將士之後,立即大聲小叫,鑼鼓響起,旌旗招展。 5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和5000名秦軍的將士迅速地從身後取出拒馬,立於陣前,並將手中的長矛插於拒馬之上。 無數的鐵矛呈45度角向前,在午日的陽光照射之下,寒光閃閃。 兩支大軍互為犄角,若是一方受到進攻,另一方便可及時救援。 燕國主將慕容評與秦國將領張馳二人立於騎兵的中央,遠遠地盯著冉閔,一動不動。 “怎麼辦,陛下,要不要發起進攻?”劉寧問道。 冉閔搖了搖頭,說道:“他們是有備之師,不可輕易進攻。” 劉寧沒有說話,他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也知道“有備之師,不可輕易進攻”的道理。 對方先有拒馬,中有弓箭手,後有騎兵。若是突然發起進攻,對方的拒馬一旦阻緩了己方的進攻勢頭,中間的三排弓箭手便會連續射擊,最後對方的騎兵再發起鋪天蓋地般的反攻。 到了那時,只怕這1300名將士將會無一人活命。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五排屠夫影片大全》 第115章 四面包圍(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