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4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與過去的地圖有所不同的,這份地圖是三維立體的,並非是平面上的圖形,看起來更為直觀,更為清楚。

山川地理情況一目瞭然,比之行軍作戰的地圖不知方便了多少。

“這裡是慶州?”

“這是大順城嗎?”

“這是隴山嗎?”

將士們看著堆滿泥沙的木盤子,以及相關雛形,已經看出個大概。

“東陽啊?此處到底是什麼啊?有什麼用處?”景思立實在是按捺不住,忍不住出聲詢問。

林昭笑道:“此物名叫沙盤,至於作用嘛,想必你們也已經心中有數了!”

沙盤是根據地形圖、航空像片或實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關係,用泥沙、兵棋和其它材料堆制的模型。當然了,在古代沒有先進的測繪技術,沒有航空遙測等技術手段,只能依靠人的走訪和探查,瞭解地形起伏,以此來繪製地圖。林昭則是在此基礎上,將其改造為沙盤。

沙盤並非近代才有的產物,在古代也是有記錄的。

據說,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制研究各國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佐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一戰爭。後來,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迴圈,可以說,這是最早的沙盤雛形,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曆史。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馬援傳》已有記載:漢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帶地方豪強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就是有記載最早的沙盤。

當然了,更為專業正式的沙盤則是近代歐洲人發明的。一戰的時候才開始逐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一戰之後得意廣泛推行。

而今,林昭初步涉入軍事領域,想著應該為大宋軍隊做點什麼事情,首先想到的便是將沙盤引入。

古代行軍打仗所用的地圖十分不便,因為技術手段的緣故,繪製地圖很模糊,一點都不清晰明確。

尤其是地域範圍廣闊之後,繪製地圖的難度和精確度都會不斷下降。雖說數千年前就開始使用地圖,可技術手段得不到提升,一直沒什麼進展。

如果是平時使用倒還罷了,只需要標明一些山川城池即可,即便有些許誤差也不打緊。可是在軍事領域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行軍打仗,稍有失誤便會引發很不良的後果,兵敗如山倒,甚至是一敗塗地都有可能。戰爭的失敗,意味著姓命的犧牲,意味著國家利益受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尤其是涉及到山川地形,河流水源,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不管是安營紮寨,還是排兵佈陣,進攻防禦都與地形有著密切關係。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地利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對當地地形的瞭解和利用上。居高臨下,興許很容易就可以攻破對方防線。

知道有隱秘小道,或許就可以繞道去背後,給對方致命一擊,安營紮寨必須要有水有時候,地形因素完全可以影響到戰事的勝利與失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可是古代軍事地圖的質量著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沒有地圖,完全是依靠當地人作為嚮導,便直接出兵作戰。有道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一丁點的誤差和錯誤就可能引發非常可怕的後果。

如此情況下,是什麼結果可想而知。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有時候冒險便可以獲勝。可很多時候可能就是因為對地形不熟悉而失敗。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地圖的精準度。在沒有辦法解決之前,通常會派出大量的斥候,一方面是探查敵軍物件,同時也是收集關於山川地勢方面的資訊。可短時間內想要有成效,很難!

提高地圖精準去度還是最重要,直接的做法。這方面,林昭是有想法的,並且宋朝已經有人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沒錯,這個人就是名垂青史,《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

林昭在杭州的時候,曾經和沈括合作過,彼此之間也多有往來。在一些科學啟發的討論上,彼此分享過關於飛鳥視角的問題。也就是後世空中航拍,遙測的這種觀測方式,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因為人的探測出現的誤差。

最直接的用處則是體現在比例尺上,兩地之間的距離可以透過空間支線來進行測算,如此可以大大提高地圖的精準姓。

林昭之前和沈括有關聯絡,而今

《宋王應麟撰玉海線上免費版中華書局》 第21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