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彙集到這裡,人數之多,盛況空前。就在1666年秋,君士坦丁堡當地政府將他逮捕,給了他兩條路:棄教或是死。茨維選擇了棄教。 這樣,彌賽亞運動在僅僅一年的時間裡就宣告結束。這個悲劇性的結果在猶太民族的各個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 多數教眾不顧茨維背教這個事實,堅持相信他就是真正的彌賽亞。他們在名義上改宗###教,暗地裡繼續信仰彌賽亞。 2. 由於彌賽亞運動破滅,猶太人感到了傳統的近代化和合理化的重要。這種認識引發了19世紀初在德國興起的猶太教改革運動。 3. 居住在東歐的猶太人從彌賽亞運動失敗的教訓中認識到,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圓滿是第一要義。在他們中間,出現了一個被稱作“敬虔者”的群體。這個群體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展開了猶太教復興運動。 這裡應該注意的是,茨維運動失敗產生了反教與改革運動。這兩種運動分別對猶太人的近代史做出了 直接或間接的貢獻。 在逐漸進入近代化的西歐社會,改革運動也為猶太人創造了順應時代需要的生活模式。從隔離區中釋放出來後,過著都市生活的猶太人被教導用和基督教徒同樣的價值觀生活。他們的儀式典禮也被改成基督教風格,這在猶太教的教義來看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種符合近代化的合理性,改革運動在19世紀後半葉迅速地在美國的猶太人中興起。 另一方面,哈西德運動開始拯救因長期受到迫害而喪失生命力的猶太教。這就是說,他要將原來由一小部分精英掌握的猶太教重新教普及到大眾當中。他要讓那些受盡痛苦的人們看到,在人間還有聖火,還有生活的喜悅。他呼籲人們恢復做人的尊嚴和自由,進行宗教獻身和倫理道德的實踐。 改革運動是伴隨著近代化出現的,其實是一種“外在的”和廉價的合理化運動,而哈西德運動關心的是近代化以前的問題,即人“自我認知”這個“內在的”的問題。 哈西德運動是在東歐的猶太人中興起的運動。他們將內部培養的互敬互助精神透過他們的子孫帶到了遙遠到美國和巴勒斯坦。這些精神成為了20世紀猶太精神的原動力。&nbsp&nbsp

猶太人的解放

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西歐的隔離區逐漸有名無實,猶太人開始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背後,我們不能忽視孟德斯鳩的自由思想的影響。 這個時代最有名的猶太人首推摩西?門德爾松(1768年)。他雖然不是一位學者,但他在1761年柏林科學院主辦的哲學論文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當時敗給他的是後來的著名哲學家卡託。摩西?門德爾松出版了《摩西五經》的德譯本,用來贊助那些德語系猶太人的文化活動。另外,他還為維護猶太人的市民權而著書立說。這些作品產生的影響可以在1782年澳大利亞的《宗教自由書》和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上看到。 最初實施對猶太人解放的是法國大革命。在1791年,法國的猶太人獲得了平等的選舉權。以這個為突破口,在19世紀後半葉之前,西歐大多數國家的猶太人都獲得了自由和市民權。在1858年的英國,拉以奧第一個作為猶太人成為上院議員。 18到19世紀的西歐以極大的熱情推行自由主義,而同時期的東歐還是十分封閉。俄國﹑波蘭和羅馬尼亞的猶太人享有市民權是俄國大革命(1917年)以後的事情。 猶太人被給予國民待遇(市民權)後,就可以自由地進入到社會各個領域。但是,他們的優秀表現招致了一部分人的嫉妒和反感。這些人不去說自己沒有能力,而是開始發表攻擊言論,說猶太人是生物學和文化學上的劣等人種。 按照他們的說法,猶太人有可能將日耳曼民族純正的血統玷汙,所以一定要根除猶太人。這種反猶太主義巧妙地利用了日耳曼民族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這一盲點,有效地煽動了大眾。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為首,很多政治家和企業家利用這一反猶太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限制猶太人。 法國著名的託倫夫斯事件就是指保皇派和聖職組織勾結反猶太主義者圖謀顛覆第三共和政權的事件。時任陸軍上尉的託倫夫斯將法國的這個軍事機密洩露給了德國。1895年1月5日,堅稱自己無罪的託倫夫斯上尉被免去官職,判處無期徒刑,而他被認定無罪是在五年多以後。 天主教會在中世紀強迫猶太人改宗基督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譯者注),在近代又標榜自己是主張消滅猶太人的反猶太主義者。至此,猶太人認識到除了復國主義這條猶太民族復興之路以外沒有別的道路可以選擇。最初主張在巴勒斯坦再建獨立政體的是摩西?赫思,他所著的《羅馬和耶路撒冷》是猶太復國主

《猶太人為什麼鬢角留頭髮》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