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章】 報道軼事 (第1/2頁)
壯鄉小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號,仍舊是新生報到日,顧飛和何曉嵐這些已經安頓下來的新生,則變成了輔導員的助手,幫助晚到的同學。
一大早,顧飛就在經濟學系2002級1班的教室裡見到了昨天給自己打電話的輔導員莫淑容和幾位同班同學。
莫淑容1998年從哲學系畢業後就留校擔任班級輔導員,顧飛這個班是她帶的第二批學生。
在招生階段,莫淑容就知道自己班上會來一位省狀元,對顧飛是久聞其名。不曾想還沒有和顧飛正式見面,莫淑容昨天就接到經濟學院辦公室的電話,讓她通知顧飛到院裡接受‘濱海晚報’的採訪,說是他見義勇為,記者找上門了。
為此,莫淑容昨晚透過各種途徑去搜尋顧飛的資料,並且看了‘濱海晚報’昨天的最新報道,瞭解顧飛見義勇為的來龍去脈。
不得不說,顧飛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完全超越了復華大學今年其他四千多名新生。
“顧飛,你和張猛幾個男生就等在報到點,然後幫女生搬執行李!”在場的師生相互介紹之後,莫淑容開始分配任務了。
經濟學系是小班制度,每個班也才30人,有固定的小教室,一些公共課會和經濟學系2班在流動教室一起上。
“沒問題!”顧飛沒有任何遲疑,就答應下來了。
現在自己對學校也不熟悉,要多做點什麼也不會,乾點苦力活還是可以勝任的。
剛剛來到復華,顧飛就深刻地感受到頂尖大學和普通大學之間的差別,大抵還是在人才培養的力度上吧。
在蓉城中醫藥大學,顧飛的中藥專業2002級2班是一個擁有115人的超級大班,沒有固定教室,每天都是游擊戰,有時候會和隔壁班一起,兩百多號人在一間階梯教室上課。
這種情況下,教學質量只能說一般,定力稍微差點的學生,很快就會失去上課的興趣。
沒有固定教室,也就意味著班裡的同學除了上課偶爾會碰面之外,其餘時間很少能湊在一起,感情很淡。顧飛記得自己畢業後,和同學們的聯絡僅限於同寢室的幾個哥們,女生甚至都認不全。
大學擴招,影響最大的就是基礎設施、人才配套跟不上的高校,教學質量急劇下降。
但是在復華,顧飛看不到擴招帶來的負面影響,這裡仍舊是小班精英式教育,擁有固定教室!
男生們幹苦力,女生們的工作也不輕鬆,今天要把教室打掃清理出來,迎接晚上第一次班會。
顧飛抽空給何曉嵐發了簡訊,發現她那邊也是大同小異,只能說明覆華大學上下,進入狀態相當快。
顧飛很喜歡這種氛圍,每個人都有學校主人翁的感覺。
“顧飛,你老家哪裡的?”前往接待點的路上,張猛甕聲甕氣地問道。
和張猛帶著濃郁草原風格的高原紅臉頰和民族服飾不同,顧飛一身對號服飾再加上流利標準的普通話,一時半會還真搞不清楚他是哪裡人?
“桂西,剛好和你們草原一南一北相對!”顧飛笑了笑說道:“還記得歷史書裡寫的‘鵝城起義’嗎,我們老家就是那裡!”
在顧飛的前世今生,向外人介紹家鄉最大的難度就是知名度太低,唯一能拿出的名片就是‘鵝城起義’,到了2018年之後,‘華夏芒果之鄉’倒也小有名氣了。
“噢,原來是那裡!”張猛恍然,不過看著顧飛白淨高大的身材,他也是很好奇。
都說桂西的男生黑瘦矮小,眼眶深陷,顧飛卻是一點都不沾邊。
對此,顧飛也是很無奈,哪怕到2020年,地域的固有印象也不見得會有多少改變?
比如滇南的同學是騎著大象上學,西川家家戶戶都養滾滾,草原的高考科目是騎馬射箭,西疆是烤串技能培訓,……,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張猛看著高大威猛,實際上卻是個話癆,一路上和顧飛講他從牧區到濱海的艱辛,讓顧飛都懷疑他是不是在牧場沒人陪他說話而變成了話癆?
不過,顧飛倒也沒有因此反感,有這樣一位開朗、外向的同學,也是挺好的。
…………
‘濱海晚報’一百萬的發行量,即便是在常住人口接近2000萬的濱海,也擁有巨大影響力。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數百萬濱海人看到了‘濱海晚報’二版的重點報道,‘高考狀元勇救落水美女’,頓時對顧飛這個剛到復華大學報道的年輕人有了濃厚的興趣。
在濱海人心裡,濱海就是華夏中心,這裡的一切都應該是
《重生的全能人生123 小說》 【0074章】 報道軼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