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榜樣的力量對子女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我們很難想象,當家長難以做到信守承諾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將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第三章 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為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因素(4)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家長先於孩子而存在,這不僅僅意味著家長要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家長具有先天的權威性。在孩子的眼中,這種權威性代表著最終的裁決,具有莫大的意義。而當家長不能將承諾兌現為實物的時候,也就標誌著這種權威性,在不知不覺中遭受了損害,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自然大為下降。

事實上,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思想中,也同樣蘊含著誠信家教的思想。

曾子其人,是孔子門下的一名弟子。根據歷史典籍的記載,一次曾子的妻子出門,她的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於是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著,回來後殺豬給你吃。”

妻子本是隨口一說的話,而孩子卻信以為真。當妻子回到家中時,發現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便連忙勸阻說:“我說殺豬是哄孩子的。”曾子回答道:“小孩子判斷與思考能力,一切都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給予的正確教導,假如現在欺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父母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父母。”

這個小故事,正是著名的“殺豬教子”典故。其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就在於在我們的傳統教育思想中,存在著對誠信教育的深刻認識。

可以說,誠信作為人類最寶貴的一類品德,並非是來自先天。一份好的誠信習慣與品德,往往是在長期的家庭教育與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而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必須表現出應有的誠信,即使在點滴小事之上,也要成為孩子心目中誠信的楷模。

假如我們對當下社會風氣有所感悟,就會知道缺乏誠信,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痼疾。而作為孩子行為上的導師,在家庭教育上培養誠信,則是我們每個家長都必須重視的事情。

4.物質陰影下的心理貧困

當人們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德西

當家長將物質刺激手段引入家庭教育中時,帶來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貧困。

所謂的心理貧困,指的是孩子在長期物質刺激下,在心理上出現的失落現象。

根據心理學研究顯示,當人們在進行一項自己喜歡的活動時,其內心自然會產生愉快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內感報酬。

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為其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那麼不但不會使參與者產生更高的積極性,反而會使活動對他們的吸引力降低。

在心理學上,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德西效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其道理是很簡單的,我們不妨透過一個小故事來了解這一現象的真諦。

在美國的一個地方,曾經有一群孩子經常在一位老人家門口 嬉鬧,發出響亮的吵聲,這讓喜歡安靜的老人倍感煎熬。

於是,老人走出房門,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並對他們說:“你們讓這裡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用這點錢來表示我對你們的謝意。”

這意外的收入令孩子們倍感興奮,於是他們在第二天繼續聚集在老人家門口,一如既往地發出巨大的吵鬧聲,這一次老人又出來,然而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第三天,當老人發給每個孩子2美分的時候,孩子們變得勃然大怒:“我們付出這麼大的辛苦,吵鬧供你開心,卻只給我們2美分。”於是,他們向老人起誓,從今以後再也不會來為老人吵鬧取樂了。

第三章 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為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因素(5)

看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就容易理解這一現象中包含的道理了。

在這個故事中,老人所用的手段很簡單,孩子們原本自發在其家門口玩耍的,這時,“為了快樂而玩”就是孩子們的內感報酬,而在老人的物質獎勵下,“為快樂而玩”的內感報酬,卻變成了“為金錢而玩”的外加報酬。在老人的操縱之下,外加報酬每天都在遞減,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們樂趣的遞減,從而很自然地操控了孩子們的行為。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對於學習、勞動懷有不小的興趣,而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學習內容本身的內在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機。

《中國家庭教育和俄羅斯對比》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