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光匆匆,轉眼間就是旬月過去,劉同壽造成的影響逐漸體現出來。
東山鎮這個本來默默無聞的小鎮,變得繁忙且喧鬧。這並非是秋收的緣故,七月間成熟的只是部分作物,全面的收割還要等到八月,讓小鎮喧鬧起來的,是從縣城,乃至外縣慕名而來的香客信眾,以及遊客之類的人。
華夏百姓本就虔誠,無論是外來的佛教,還是本土的道家,甚至那些地方性的土地廟、山神廟,若是路過看見,也是常有人會進去拜祭的,見廟就拜已經是一種傳統。
待劉同壽名聲見漲之後,關於老道士,以及老道士的預言的訊息也是不脛而走,迅速傳播了大半個紹興府,連寧波府都多有波及。
上了些年紀的人,對十三年前的那場大水災尚記憶猶新,這幾年雖然沒有同樣的災禍再現,但各種災禍卻時刻威脅著江南百姓。
嘉靖元年大水;二年江南旱澇並起,受災無數;三年南直隸諸府大飢,人相食……
對後世人來說,這一幕幕不過是史書上的寥寥數比,可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江南人來說,卻是一場場真實的噩夢。才享受了三五年好年景,可老人們的心頭都是忐忑不安,生恐什麼時候噩夢重現,將眼前的一切砸個稀巴爛。
而劉同壽信手而為的預言,恰好戳中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要害之處。隨著他的名聲越傳越廣,越來越響亮,那預言也愈發的顯得確鑿無疑。帶著對天災的恐懼,以及對那個捨身救世人的老神仙的景仰,信眾們紛紛湧向了紫陽觀。
只想著哪怕在這裡上一炷香也是好的,香火越旺,老神仙就會更賣力,天災的影響就會越低。不是百姓們天生世故,他們早就在冰冷的現實中磨去了稜角,更願意從功利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
旬月時間,來過紫陽觀的信眾就已經數以千計了,單以人氣而論,這座不起眼的小道觀儼然已經成了江南一大勝地,連天台山的道家正宗紫陽派,都只能瞠乎其後。
這一天也是個晴天,劉同壽起了個大早,和楚楚做完晨練後,徑直去了三清殿。
“小仙師,早。”
“秋收在即,老朽幾個先要回家去幫忙,等入了冬,再回來侍奉。”
殿內青煙繚繞,神像前的蒲團上跪了幾個老人,是信徒中最為虔誠的幾人。因為住的離東山就近,所以很早就來了紫陽觀,這段日子打掃上香,從未懈怠,道觀比從前井井有條得多,全是他們的功勞。
“不急,不急,信仰呢,貴在心誠,而不在於形式。只要心中有道,多行善事,就會得到道尊的庇佑,反正也不遠,偶爾來一次看看就是,不須這般勞頓。”劉同壽趕忙勸道。
隨口杜撰的一個神仙,擁有了這麼多虔誠信徒,他也很壓力,他想做神棍,是衝著忽悠皇帝的去的,而不是忽悠百姓。若是能做成前者,會讓他很有成就感,但後者卻只會讓他感到愧疚,所以他這些日子儘量不跟信徒們照面。
誰想到他出現的越少,神秘感就越強,反倒是將很多將信將疑的人給忽悠住了,覺得他神龍見首不見尾,有得道高人的風範,這也算是無心之得了。
“小仙師仁心仁德,不貪香火錢,也不注重排場,這才是真仙子弟的風範啊。”
“可不是麼,這些年有從天台山來的道士,還有從南直隸過來的和尚,做了不少法事,收了不少香火錢,可就沒一個靈驗的,一群褻瀆神靈的神棍騙子,是要遭報應的。”
“小仙師,您不須顧念咱們,冬天咱們還是要來的,家裡那邊,只要趕在春耕前回去就來得及。”
人瞧人,要是看對眼了,那就怎麼看怎麼好,劉同壽的懶散落在信徒們眼中,卻都變成了大大的優點,他們七嘴八舌的舉著例,表著決心。
算了,我也不勸了,反正信仰這東西,如果沒人刻意去傳播,時間長了,信眾的熱情就會減退,慢慢忘記,還是順其自然的好。這般想著,劉同壽乾脆也不說話了,只是微笑著點頭,打算先把人送走再說。
“小仙師……小仙師救命啊!”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呼喊聲遠遠響起,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劇烈的震顫,劉同壽聽出了是齊胖子的聲音,也理解了這震顫因何而來,但他卻不明白,對方究竟是遇到麻煩,居然惶急若此。
“齊大叔,你這是……”
胖子不是一個人來的,他身後跟著一群人,手裡還抱著一個小胖子,劉同壽沒見過,但從眉目和體型上卻能判斷出,八成是齊成的兒子。胖子老來得子,就這麼一根獨苗,也是含在嘴裡怕
《明朝四大國師》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