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上市公司以礦業投資為主,北朝鮮的礦山被一座接一座的發現,更是拉高了股價。
中日戰爭此時是已經落下帷幕了,不過雙方在朝鮮的軍事對峙還是持續存在,雙方沿著朝鮮漢江構築防線,一副嚴正以待的趨勢。
西北國防軍在北朝鮮駐軍六十萬,這些駐軍有三十萬集結於漢江防線,另外二十萬則在北朝鮮到處清剿土匪和阻礙西北財團擴張的北朝鮮地方勢力。
日本佔據朝鮮期間,農村等地區遠未肅清。日本也未在北朝鮮大規模探礦,所以發現的礦產不多。不過煤礦和鐵礦倒是發現了不少,日本也開發出了不少礦山,這些礦山每年能為日本帶去數千萬銀元的收益。
此時這些礦山全是西北財團的。
鐵路等等日本建設起來的設施,也被西北財團撿了現成的。
西北財團此時開始在遼寧成立鋼鐵基地,計劃將利用鐵路和輪船將北朝鮮的鐵礦運回遼寧鋼鐵基地進行冶煉,源源不斷的攫取北朝鮮的各種礦產。
北朝鮮的鐵礦足夠支撐一個大型鋼鐵基地了,加上東北地區的鐵礦產出,東北地區的鋼鐵基地未來將有足夠的重要性。東北地區的鐵礦品味較低,利潤不是那麼高,因此開採規模不會太大,還是以北朝鮮的高品味鐵礦石作為支撐。
而西北財團第一個交給北朝鮮發展的產業,則是焦煤產業。焦煤汙染大,中國工業需求量又大。
北朝鮮煤炭儲量不小,讓他們負責焦煤生產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運輸成本,這不是問題。朝鮮勞動成本低,加上北朝鮮傀儡政fu是受西北財團掌控,稅收什麼的儘量優惠,甚至是不優惠也行,可以透過貸款的利息賺回來。
用北朝鮮的煤炭,北朝鮮的工人,煉出中國使用的焦煤,汙染的又是北朝鮮的環境,這買賣還不夠划算嗎?
此時北朝鮮的工人,一個月只要給他們3塊銀元就夠了。可以讓北朝鮮的工人吃飽肚子,穿暖衣服了。
而在西北,一名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最少都要30塊銀元。
至於用了北朝鮮的工人會不會讓中國工人失業,這完全不必擔憂。中國此時要建設的專案多如牛毛,焦煤產業不交給朝鮮人生產,可以讓中國工人去建設其他專案。
要就業率還不簡單,只要有足夠技術,多投資不就行了。
道路要建設,工業要建設,農業要建設,水利要建設,城市要建設,再加上軍事建設,能花錢的地方多得很。只怕老百姓不肯幹,不怕沒活給老百姓幹。
西北解除戰時生產後消費的繁榮,以及投資的繁榮,與關內各省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關內北洋政fu治下各省因為投資不多,經濟發展與西北治下各省不成正比,加上百姓收入懸殊,西北工人此時一年收入普遍可以達到400銀元,雖然只有英國普通工人的一半左右,但是物價比英國要低。
關內各省百姓收入,很多一年還不到40銀元,差距十倍非常普遍。
關內各省的經濟發展條件實際上比西北要好得多,而且關內各省是漢人傳統的活動區域,底蘊更加豐厚。於是關內各省民眾都對北洋政fu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隨著對日戰爭的勝利,西北政fu在威望上又凌駕於北洋政fu。使得關內各省民眾紛紛呼籲北洋政fu施行西北政fu的工商政策及法律制度。
袁世凱在北京日子不好過,各省民意沸騰,北洋上下束手無策。經濟發展不如西北,福利待遇也不上西北,百姓收入更是大大的不如。
這讓北洋政fu有什麼辦法?他們現在還欠著一屁股債呢!手上又沒有工業技術,也沒有錢,如何發展各省經濟?
“如今要發生各省經濟,唯一的辦法,只有西北出錢出技術。至於西北工商制度和法律制度,倒是非常完善,可以引用。不過福利待遇方面,就難辦了。”袁世凱愁眉苦臉,其謀士楊度建議道:“引進西北工商、法律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一旦跟不上西北的腳步,我們就要被百姓所拋棄。資金方面雖然是大問題,但是西北應當會借。”
“可是我們現在已經欠了西北十億元的債務了。”袁世凱頭疼的說道,楊度不可置否的說道:“還不上錢西北也沒辦法,反正債多不壓身,蝨子多了不怕咬。只要工商有所發展,按照西北稅收模式,每個人都交一筆個人所得稅,還錢還是有把握的。最重要的還是工業,西北不過寒苦之地,正因為有了工業,才走向繁榮。我關內各省遠比西北更具優勢,我們為何不能發展工業?”
《民國戰爭老人退休金》 第14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