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9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了學校,依舊不用操心工作什麼的,更不用擔心活不下去。依舊有很多閒工夫關係國家大事,而且還不怕打壓。

威脅他們的工作?

現在還怕沒工作?沒工作也能領取到失業補貼。什麼東西不敢說?什麼黑暗不敢直視?

特別是現在中華民國的教育剛剛起步這麼些年頭,依舊有大量的機會。當這些受過民族主義教育的年輕人掌控了社會主流話語權的時候,輿論就更加不可抵擋了。

現在的輿論,讓段祺瑞他們已經快被口水給淹死了。

但是段祺瑞敢鎮壓學生嗎?

不敢!

而且段祺瑞也不想,更不會。歷史上因為遊行學生和軍隊發生了衝突,軍隊下面開火致死學生流血的事件發生後,段祺瑞親自下跪道歉。

所以面對當前的輿論,段祺瑞他們是有點束手無策了。

此時沈凝雲邀請各路軍閥參與庫頁島的對日作戰,北洋軍自然不能不去,否則輿論就更兇了。

可以直接給他們扣上一個怯戰的屎盆子,國家財政自然也就不可能每年給他們撥那些軍費了,甚至是得解散那些軍隊。

所以段祺瑞不能拒絕,不僅得去,也得派遣部隊過去。

而此時中華民國隨著教育的發展,民族主義的普及,成為中華民國的共同價值觀,中華民國的統一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那些受過民族主義教育的學生允許國家分裂嗎?

當每一箇中華民國的年青一代都受過了教育,甚至連內戰都打不起來了,因為軍隊開到前線去,被譴責的一方,士兵都可能全線倒戈。甚至是還沒動,就發生兵變了。

特別是國家福利有所發展後,以及個人產值的提高,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人民在生存上的問題已經開始徹底解決了,這個時候人民將尋求精神上的突破,而不是個價自掃門前雪,怕自己當了出頭鳥被打下去。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

革命的成功不是革命者的功勞,而是變革者開了路。

當社會發生了劇烈變革的時候,只有能跟得上時代的政權才能生存下去。

當前中華民國無疑就處於劇烈的社會變革之中,大量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城鎮化速度快得驚人。

一切都在改變,跟不上節奏的都將被淘汰。

其他各路軍閥,自然也不敢不去,張作霖和龍濟光也都不能不去。

不給沈凝雲面子,這是要找死的節奏嗎?

如今西北國防軍軍力強盛,在東北更是有數十萬大軍,一旦壓下來,奉系大軍根本就不堪一擊。

張作霖這些年對西北國防軍也有了深入的瞭解。

知道雙方完全不是一個力量級的,西北國防軍連日本都能打敗,而且把日軍教訓得沒脾氣,奉軍上下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和西北國防軍打的。

特別是西北國防軍有大量的飛機,戰略機場在東北建的到處都是,每天都能看到不少飛機在天上飛來飛去。

誰知道哪天會不會飛到頭上下蛋?

龍濟光則是希望能報上沈凝雲的大腿,現在誰都明白這個時候要站隊了,龍濟光儘管比陸榮廷反應更晚,但龍濟光實際上更習慣於依附更強大的勢力,龍濟光的野心也沒那麼大,只是想當個封疆大吏。

各路軍閥,很快就高調通電國民,將派遣部隊前往庫頁島響應國戰。

一群軍閥和一大群部隊,坐著火車便往外東北去了。

隨著各路軍閥響應國戰,全國上下還是比較振奮的,畢竟這意味著中華民國的軍事力量開始團結一致了,至少有這個傾向。

《中華日報》評論道:“各省響應國戰,這意味著西北國防軍結束了長期孤身對外的局面,各省軍閥也開始加入對外戰爭當中。多年的對外戰爭中,西北國防軍犧牲巨大,承擔了大部分的軍費,不過收穫也是巨大的,在對外戰爭中收復了大量疆域,也使得中華民國獲得了巨大的國家利益。不論是軍事上、經濟上還是外交上和戰略上,都徹底扭轉了中華民國的各種不利局面。而今,各省響應國戰,將是中華民國對外戰爭能力再次提升。不過由於編制混亂,指揮不便,作用也無法過於指望。”

最後這句話暴露了沈凝雲的真正用意。

楊度不久前向他建議,讓各路軍閥的部隊投入到庫頁島的對日戰爭當中去,並且要求各路軍閥來觀摩庫頁島戰局。

楊度的這個建議很是險惡。

不來的話,輿論弄死他們。

《民國戰爭老人退休金》 第23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