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八十六章 第三條路 (第1/2頁)

紅蓮素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柴榮的話,好似託孤。

符皇后和柴宗訓在一旁,哭著看著二人,不敢上前。

“陛下,您安心養病,您正值壯年,不會有事的!”

郭浩雖然知道柴榮的命數,可還是要安慰一下柴榮,柴榮咳了兩聲,搖頭道:“我不行了,大周就交給你了,有你輔佐宗訓,我也能放心了。”

柴宗訓今年七歲,郭浩即是他的姑父,也是他的老師,郭浩回頭看了他一眼,衝他點點頭。

符皇后見了趕緊讓柴宗訓跪下:“訓兒,還不謝過你的太傅,以後要好好和太傅學習,當個好皇帝。”

郭浩聞言起身,受了柴宗訓一拜,柴榮滿意地點點頭,揮手讓郭浩退下,他有些累了。

從宮中出來,郭浩心裡猶豫了,其實郭威和柴榮都是好皇帝,就是命太短了,如果讓他們活的再久一點,也就不會有大宋了。

如果讓他輔佐柴宗訓,他倒能鎮得住文武百官,對地方的節度使也有一定約束,可是這樣就改變了歷史,這讓他心裡沒底。

如今的他,也想過收手,帶著一家人隱居江南,這輩子足夠了。

可是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他前進,他適應了金戈鐵馬的生活,喜歡上了指點江山的感覺。

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民族,為了天下百姓。

郭浩總是這樣安慰自己,迫使他做出一件件改變歷史的舉動,提前將本應該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事物,提前展示出來。

回到家中,家裡大門緊閉,郭浩敲了敲門,門房開啟門見是他,立刻跪下行禮。

郭浩擺了擺手,一路走到內院,只見內院一片縞素,到處掛著白布,中間的祠堂中,放著郭氏的排位。

郭二郎和郭小妹再堂中守孝,郭浩走到中間,上了三炷香,跪倒在地。

“娘,請原諒孩兒的不孝,孩兒也是身不由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孩兒為了國家,沒能送您回家。”

郭浩說著扣了三個頭,眼角流出淚水,郭二郎和郭小妹也跟著哭起來,李芙和郭永寧也抱著孩子來了。

行禮過後,郭浩起身看著眾人,除了他以外,人人都穿上了孝服,郭浩撤過一塊白布披在了身上。

“二郎,小妹,既然你們回來了,以後就是郭家的一員了,你們二人現在還沒有名字,從今天起,二郎你就叫郭然,小妹你就叫郭蓉。”

“多謝大哥賜名。”

郭浩點了點頭,示意李輝等人關上門,在外面守著。

“陛下重病,已命不久矣,國之將變,我們郭家也要做好準備,以防不測。

芙兒,明天你就帶著家裡人,去城外居住,讓弟兄們小心點,城裡有親人的也可以轉移,做的隱蔽一些。”

看到郭浩臉色凝重,李芙點了點頭,她這次很爭氣,給郭浩生了個兒子,郭浩取名:郭致舜。

而郭永寧還需要一個月,所以為了家人的安危,郭浩需要提前準備,畢竟他的身份太敏感,接下來又會是一

場風波。()

接下來,藉著送葬的理由,郭家明目張膽地出了城,而郭浩不是文臣,可以奪情。

?想看紅蓮素心的《更宋》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奪情也叫奪情起復,是華夏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意思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

奪情很少見,但時常發生在戰場的將士身上,丁憂制度不應用在戰場上面,古人稱“金革之事不避”,意思是百善孝為先,金革之事不避,舍孝盡忠。

所以郭浩在母親去世後,可以繼續留在戰場上,回來後才舉辦喪事,一切都合情合理。

……

六月十日,郭浩穿著素服上朝,他站在張永德的旁邊,二人都是武將之首。

柴榮被攙扶上來,柴宗訓跟在後面,今天他有重要的事要宣佈,所以這是一次大朝。

此時柴榮已經沒有力氣說話了,直接由太監宣傳詔書:封柴宗訓為梁王,任命郭浩為大周護國公,與符皇后一起輔佐處理朝政,張永德為樞密使安國公,李重進為定國公。

郭浩聞言領旨謝恩,此時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幫柴宗訓,同時他又怕歷史改變以後,他就失去了優勢。

接下來柴榮進行了一系列任免,王樸死後,文官很少有和郭浩過不去的了,畢竟郭浩功勞在那擺著呢。

而且如果真沒了郭浩,他們心裡也有

《耿松濤》 第二百八十六章 第三條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