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8章 恢復糊名 (第1/2頁)

紅蓮素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朝之後,郭浩往禮部走,他和馮道雖然是主考,但科考的工作是由禮部負責。

“郭大人,等等我。”

郭浩聞言回頭一看,追上來一個小老頭,正是當朝禮部侍郎,趙上交。

趙上交,本名遠,字上交,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以字稱,范陽人。

他美風儀,善談論,尤好吟詠,負才任氣,為鄉里所推重。曾到中山投奔王都,因有人在王都面前詆譭他,沒有得到王都的禮遇,他便南遊洛陽,與中官驃騎大將軍馬紹宏交好。

馬紹宏領北面轉運制置大使,上表任趙上交為判官,遷殿中丞,秦王從榮開府兼判軍衛,以趙上交為虞部員外郎,充六軍諸衛推官,累遷司封郎中,充判官。

後晉初年,召為左司郎中、度支判官,歷右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知內外製,遷刑部侍郎,又遷戶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彈劾無所避忌。

後周廣順初年,拜禮部侍郎。

“趙大人,我正要去禮部呢,咱們一起走吧。”

趙上交笑著點頭,對郭浩道:“真沒想到,陛下竟然同意了糊名考校,老夫替天下士子謝謝郭大人了。”

趙上交說著對郭浩躬身行了一禮,郭浩受寵若驚,趕緊扶他起來道:“趙大人這是幹什麼,快快起來!”

趙上交直起身,對郭浩道:“郭大人有所不知,其實去年貢士,我就曾建議陛下恢復糊名,只是那時候朝局未穩,陛下沒有同意。”

郭浩聞言點頭,糊名制確實不是他首創的,而是武則天發明的,只不過後來考試沒有普遍使用。

“今歲舉人頗以糊名考校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郭大人此舉,可是功德無量啊!”

“不敢當,不敢當,早知道趙大人早有此意,小子就不冒這個頭了!”

趙上交笑著搖頭,表情有些無奈,郭浩不知道是,由於他的出現,歷史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

歷史上記載的那次貢士,郭威其實聽從了趙上交的意見,但是因為郭浩的出現,郭威的決定也變了。

二人說著已經走到了禮部,二人對視一眼,趙上交道:“還請郭大人宣佈吧,畢竟是你提出的建議。”

郭浩連連擺手:“還是趙大人來吧,您是禮部的掌官。”

二人相互退讓,看的禮部其他官員一頭霧水,最後郭浩說不過這個小老頭,只因為一個原因,他是主考官。

“諸位,今日早朝,本官向陛下提議,恢復糊名考校,陛下已經同意,你們接下來要儘快把這個訊息傳出去,讓天下士子都知道!”

郭浩說完,禮部鴉雀無聲,趙上交咳了兩聲:“都沒聽見麼,難道要郭大人把聖旨拿出來麼!”

其他人聽到這裡,立刻答應了一聲,然後開始忙碌,訊息很快傳遞出去,汴梁也張貼了榜文。

這個訊息一傳出,一時間在汴梁城引起軒然大波,此時汴梁城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各個客棧都已經住滿了,很多民宅也臨時成了民宿

來京科考的學子中,不僅僅是大周的學子,還有一部分來自江南,其中南唐最多。

因為南唐開國以後,不設禮部貢舉,人材的選拔只憑言事遇合,隨材進用。

南唐保大十年二月,南唐始以翰林學士江文蔚知貢舉,後因南唐執政者均不由科舉出身,加以阻毀,南唐意罷貢舉。

南唐不舉行科舉,讀書人沒有出路,如今大周舉行恩科,很多人都想來試試,其實也沒報什麼希望。

狀元樓,一個從古至今都存在的地方,此時大堂坐滿了人,其中有兩桌人最引人注意。

“李兄,你有了王大人的引薦,這次恩科應該十拿九穩了,我等提前恭喜你啊!()”

≈ap;ldo;哈哈哈,好說,好說,等我成了進士補了官,我一定不會忘了你們!?()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等的就是李兄這句話,可惜我們沒有門路,見不到王大人,投出去的行卷也入石沉大海,沒有迴音啊。”

“孫兄你還有行卷可投,我們幾人只能納卷啊,聽說一天就有上百份卷子,那些官員怎麼看得完啊!”

聽到這桌的談話,旁邊一桌的幾個學子臉色有些不好看,他們都是南唐的學子,來大週考試,一直受人歧視。

“哎,陳兄,你不是說,你有個遠方的表哥,可以幫咱們把卷子給郭大人看看,怎麼樣,有訊息沒有?”

《耿松濤》 第218章 恢復糊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