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4部分 (第1/4頁)

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之後,才是幽州和冀州的交兵處任丘。”

“幽州與素利積怨頗深,若是退兵,素利破關後,昌利的舊例,就是我們身後三城的明天。”

“所以……管休不能退,也不敢退!”

座下的人不再吱聲,各自安靜地垂下頭。像是忽然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小學生,表情慚愧,神色沮喪。

管休回頭輕笑一聲,擺擺手:“回去各自準備,不出五天,就有仗打了。”

他話說完,一干剛還因為他的一番話蔫兒了吧唧的手下立刻抬起頭,眼露兇光地看向關外方向,然後轉過頭對著管休,各個摩拳擦掌地請戰道:“將軍,若是對陣鮮卑賊寇,卑職願為先鋒,出關破敵!”

“將軍,屬下願為中軍,居中策應!”

“將軍,卑職可為偏師,領軍擾襲!”

“將軍,屬下……”

七嘴八舌一番爭論,聽得管休搖頭淡笑。他在“啪啪”兩聲拍了下手後,剛還唧唧咋咋的討論聲立刻停止。

管休沉著聲,面色嚴肅:“後日議事,遲到者斬!應興留下,其餘人散議!”

應興聞言聽話的定在原地。王賁等人也動作利索地告退出門。

管休在人都走盡後,眼中才浮現出濃濃的疲累之色。但也只有一瞬間,就被他很好的遮蓋住。他走到應興面前,目光灼灼地看著應興,神情肅穆問道:“怕死嗎?”

應興一臉凜然地搖頭:“不怕!”

管休閃了閃眼睛,繼續聲音沉厚:“為本將死一次如何?”

應興愣都沒愣,單膝跪下對管休鄭重保證:“願為將軍肝腦塗地!”

管休回身從桌案上抽出幾封信遞給應興交代道:“務必送到各個收信人手中!若中途發現不妥,毀信即可,不必顧慮。”

應興雙手平舉過頭,小心謹慎地接過信,在看到頭一個收信人名字後,一字一句地跟管休說道:“將軍放心,卑職定然不負所托!”

管休點點頭:“今夜子時出發。隨從人員由你親點。要保密!要辦妥辦好!”

應興站起身應諾後,鄭重其事地把信放在懷裡。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才一言不發地向管休行了禮,沉默地告退出帳。

到帳門時,應興又回過身,對管休長身一禮,神色複雜,聲音帶了絲顫抖,和剛才領命應諾時那個舉止利落的騎都尉完全判若兩人:“將軍,保重!”

管休笑著點了點頭,神態平和地目送應興出門。

當天夜裡,居庸關駐軍營帳轅門開啟,一騎飛出,直衝著南面幽州易京而去。

而那個夜裡,離易京不遠的任丘外,公孫瓚的帳中也在各自討論著退兵與否的問題。

以公孫瓚長子公孫續為首,以其田楷等人為輔,一干十幾人向公孫瓚建議:火速調回鎮守居庸關的管休,兩處合兵,共同抗袁。

公孫瓚蹙著眉,沉吟不語良久後才轉身問隨軍主簿:“仲儀去居庸關有一年了嗎?”

主簿沉思片刻後躬身回答:“回稟主公,管將軍只去年冬天離開易京,到如今剛剛九個月。”

“可有軍報傳來?”

“前日得居庸關加急塘報:言鮮卑素利部正集合大軍,伺機南下。”

公孫瓚聞言揉揉額角,再次沉默不言。

田楷見此皺皺眉,抬步出列對公孫瓚拱手道:“主公,事有輕重緩急。素利部鮮卑逢秋必寇,已是慣例。便是能集結所部,也不過幾萬餘人,其形式決然沒有塘報所言之嚴峻。幽州對此也大可不必屯集重兵,提防關外。然與冀州之戰,卻是迫在眉睫。攘外必先安內,主公此時應當速速調兵回援,待擊退袁紹以後,再行逐寇事不遲。”

公孫瓚不說話,手按著桌案,有一下沒一下地扣著桌面。過了好久才輕輕搖搖頭:“伯英之言雖有道理,然孤跟鮮卑部對峙一生,怎麼因此時貿然退卻。再說以孤跟袁本初對峙多年來看,袁本初也不是能幹出聯合外族進攻幽州的人。所以,仲儀部,無需調回,讓他繼續鎮守居庸關即可。”

田楷緊皺眉,還待再勸,卻見公孫瓚已經不耐地揮揮手:“伯英無需再言。此事孤意已決。伯英若有那心,不如想想如何退敵。”

田楷被狠狠噎了一下,抿著唇,無奈地退回佇列。

倒是公孫瓚環視了一下四周,忽然又想到什麼一樣,眼中神采一閃,回身問主簿:“子龍的兄喪事……差不多該完了吧?他什麼時候回來。”

主簿露出了個詫異的表情後垂下眸,聲音依

《小說 穿越 三國》 第14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