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突破封鎖線 (第1/2頁)
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西永和關巡檢衙門後院,巡檢徐良正在自家堂屋裡招待客人。
擦、擦兩聲一股火苗竄了起來火光把揹著光拿著菸袋正在點菸的徐大人,映照的滿臉通紅。
“嗯這玩意銅的?挺好是個講究貨,這路貨還是人家振川做的好,前幾天我看屬下拿了一個不知道從啥地方買的打火機,一看就粗著不行,手都搓破了也沒打著火。”徐巡檢邊說,邊把手中的打火機裝進了袖子裡。
“嗨,要不是振川貨好,誰願意大老遠的冒著殺頭的危險跑到哪兒去進貨,對了這朝廷的禁令,有沒有可能撤了?”坐在客位的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邊喝茶邊問到。
“喬三,你想什麼哪?李羊毛現在搞得聲勢那麼大,朝廷怎麼會放任你們和他做生意哪?這局面肯定是不死不休。對了你偷偷的做生意可以,但是萬萬不要販毛布和鐵瓷,這要出了事你我可都擔待不起。”徐良一邊抽菸,一邊嚴肅的警告他的客人。其實他已經派人查過貨物了,確實沒有這兩項違禁物。他才能放心的收喬三這位老鄉的孝敬。
“那能哪?咱們兩一個村的,我怎麼能坑大人你,再說去振川有大把的其他貨可進,不進毛布和鐵瓷也不會不賺錢。比如這打火機,油燈,火油,玻璃,肥皂那一項不是緊俏物?實在不行我就販石灰,農具,這兩樣總不顯眼了吧。”其實這次喬三還是藏了一些搪瓷,沒讓徐良發現。雖然他說的其他物件,利潤都沒問題也不愁賣不出去。但要不就是像火油,石灰一樣是大宗消耗品,運輸量太大,太遠了就不合算。要不就像打火機、玻璃、肥皂一樣屬於貴重物品,出手週期太長,相比於搪瓷和毛布還是有一定侷限性。
搪瓷和毛布需求量大、好運輸,經過這幾年的市場培育已經被各大主流市場所接受。尤其是搪瓷,無論是拿到口外和蒙古人做生意,還是拿到南方去不管有沒有出貨渠道,都能立馬換成現錢。這生意不是賣貨賺錢,幾乎就是拿銀子在賺銀子,這就是硬通貨的優勢。
就好比後世的香菸一樣,不管是利潤有多薄,很多人還是打破頭去辦菸草專賣證。更別說搪瓷的利潤一點也不薄,運過去就是對半利,進貨的時候又能賒一部分貨,這種買賣足夠讓人挺而走險了。
“知道就好,你和羊毛賊做生意可要謹慎點,聽說過段時間關寧軍就要入陝剿賊了,別到時候把你也搭進去。對了我聽說,陝西的耀州現在也能燒鐵瓷了,你要是實在想做鐵瓷生意可以去哪裡進貨啊。”徐良和這位老鄉商人的關係還是挺好的,不光是利益往來,多少還有點人情在。所以他還是分享了一下自己知道的訊息。
徐良聽說朝廷本來是想全面禁止鐵瓷在市場是出現,但有耀州的官員上了奏章說他們當地也能燒這種瓷,並往朝裡送了好幾件樣品。
別說同樣是鐵瓷,這耀州窯裡的東西一看就和振川的不一樣,精緻多了,所以這玩意絕對不會是當地官員吃裡扒外幫著李羊毛說話。既然我大清治下,能產出更好的鐵瓷,那就不全面禁止鐵瓷了,只封鎖振川城的鐵瓷。
多爾袞看到了耀州官員帶過來的鐵瓷樣品,愛不釋手越看越覺得比羊毛賊搞的那玩意好多了。這李羊毛說不定以前在耀州窯裡當過學徒,偷偷的學過鐵瓷手藝,後來跑到陝北的山裡仿造出來了,並憑這這玩意發了大財!想到這兒,多爾袞都想批評萬惡的明政府了。
他已經腦補了一個狗血劇情,當初耀州窯的一位大匠人研究出了鐵瓷工藝,但是萬惡的明朝官員欺壓使這這位匠人活不了了。最後他為了保留這門手藝,在臨死之前傳給了幾個徒弟,讓他們有朝一日能發揚光大。可是他死後明政府並沒有放棄盤剝,導致他的幾個正經徒弟不敢把這手藝拿出來用。
可沒想到一個在門縫裡偷師的燒火工,賊膽包天偷偷的學了這門手藝,跑到山溝裡做了出來,然後居然賺了大錢。大匠人的幾個徒弟坐不住了,他們最後拿出了師傅傳授的正經手藝,燒出了耀州鐵瓷。
都被自己腦補的劇情給感動了,多爾袞立馬下旨,把耀州窯的鐵瓷列為貢品。一定要幫幫這幾位不容易的匠人徒弟,不能讓賊子竊名奪利,把好處都偷走了。
喬三和徐良當然不知道,滿清的攝政王為這事,還腦補了一段充滿了恩怨情仇的故事。
“唉我的大人啊,耀州鐵瓷咱們山西商人沾不上了,早都被那些秦商把持住了,再說從耀州到南方可比我們這裡方便多了,這朝廷的禁令似乎就是給咱們晉人定的。”
喬三確實覺得這個經濟封鎖就是專門打壓晉商的,振川城所有的對外商業渠道中
《振奮一新》 第八十八章 突破封鎖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