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條河就是泰姬陵。
他被囚禁了九年,每天對著妻子的陵墓。在晨霧暮靄間他會對妻子的亡靈說些什麼呢?我想,他心底反覆唸叨的那句話用中國北方話來說最恰當:' .老伴,咱們的老三沒良心!〃
幸好,他死後,被允許合葬於泰姬陵。
奧倫澤布掌權後明確宣佈廢除印度教和基督教。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新德里,夜宿su 鉀a 旅館
憂心忡忡
在巴基斯坦時已經從香港方面傳來訊息,日本的《 朝日新聞》 在找我。我想不管什麼事等我結束這次旅行後再說吧,沒太留心。誰知昨天接到電話,說《 朝日新聞》 的中國總局局長加藤千洋先生已經與翻譯楊晶女士一起趕到了新德里,而且已經找到這家旅館住下了。這使我頗為吃驚,什麼事這麼緊急?
見面才知,《 朝日新聞》 在世界各國選了十個人,讓他們在二000 年開頭十天依次發清繹寸新世紀的看法,不知怎麼竟選上了我。這就把身為中國總局局長的加藤先生急壞了,先到上海找我,沒找到,後來終於在香港大體摸清了我們的旅行路線,準備到尼泊爾攔截,但算時間,到尼泊爾已經接近年尾,來來去去可能會趕不及發稿時間,就決定提前到印度守候採訪。
人家那麼誠心,我當然要認真配合。於是閒話少說,立即進人正題。我已走過的路程和今天談話的地點.使話題沒法不大,.勸佳免沉重。
加藤先生準備布剔及仔細。他採訪的問題大致是:二十世紀眼看就要結束,人類有哪些教訓要帶給新的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有沒有銘記?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不久前說,最近十年死於戰亂的人數仍高達五十萬,可見自相殘殺並未停止,新世紀怎麼避免?除了戰爭,還有大量危機,例如地球資源已經非常廈乏,而近幾十年發展情況較好的國家卻以膨脹的物慾在大量浪費,資源耗盡了該怎麼辦?又如人口爆炸還在繼續,但是文明程度高、教育狀況好的群落卻是人口劇減,真正發生人口爆炸的是貧困而又缺少教育的國家和地區,這又如何是好?至於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的衝突,雖然改變了方式,卻沒有大幅度緩和的跡象,如何減少差異、共生共存?什麼是理想的國家風範?什麼是全人類的文明共享?
當然更主要的問題是,作為一箇中國文人,你如何看待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態和今後的發展前途怎樣?有哪一些難以逾越的麻煩問題?這次對世界文明故地作了一次系統考察,又引絲界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看法有什麼變化?
這些問題翻阿反大,沒有人能簡單回答,只能討論。錄音機亮著紅燈在桌子上無聲地轉動,我和加藤先生、楊晶女士三人越談越優心仲忡,不時地搖頭、嘆氣。確實很難輕鬆起來,只是我對中國的情況還比較樂觀。感謝《 朝日新聞》 帶來的刺激,使我可以把這些問題思考得更深人一些。我的這份日記,也應該在結束前稍稍整理一下這方面的思路。
一切問題都迫在眉睫。文化本來應該是一種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卻又常常適得其反,變成了顛倒輕重緩急的迷魂陣。這次在路上凡是遇到特別觸目驚心的廢墟我總是想,毀滅之前這裡是否出現過思考的面影、呼喚的聲音?但是大量的歷史資料告訴我,沒有,總是沒有。在一代雄主、百年偉業的庇廕下,文化常常成了鋪張的點綴、無聊的品順、尖酸的互窺,有時直到兵臨城下還在作精心的形象打扮。結果,總是野蠻的力量戰勝腐酸,文化也就冤枉地跟著凋零,而跟著文化一起凋零的,總是歷史上罕見的一段光明。因此,文化最容易瑣碎又最不應該瑣碎,最習慣於講究又最應該警惕講究。文化道義和文化良知,永遠是文化的靈魂所在。否則,營營嗡嗡的所謂文化,是自我埋葬的預兆。但是,文化道義和文化良知,又談何容易?
加藤先生想把談話的氣氛調節得輕鬆一點,說起昨天剛到印度時的一些趣事。
他回憶了坐出租汽車時與司機討價還價的過程,為了防止被騙,不說自己是日本人而冒充新加坡人。有一件事讓他真的生了氣。他在街上走,有一個人追著要為他擦皮鞋,他覺得沒必要,拒絕了。誰知剛一拒絕,那人就取出一團牛糞往加藤先生皮鞋上甩,一下沾上了,只得讓他擦。擦完,竟然索價三百五十盧比,其實這裡擦鞋十個盧比已經足夠。旁邊突然走出兩個“託”,以調解的面孔勸加藤先生出二百盧比… …
沒等加藤先生說完我就笑了,覺得人類之惡怎麼這樣相似。我說我有與你一樣的遭遇,有人向我潑汙,又
《千年一嘆餘秋雨散文》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