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教育體系的萌芽 (第1/2頁)
我吃烤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見這小兒,只是聳了聳肩,“算不得什麼新奇玩意……” “大侄女是知道的,眼下我這產業示範園,聘用的匠人都已經上千,而且年後還得大規模擴建……” “絕大多數都是些苦命的勞力人,養家餬口不容易!” “其實跟他們相處久了,你會發現,恰恰這些最底層的勞苦百姓,才是大康朝最淳樸最善良的人!” “要求也簡單,無非能吃飽飯穿暖衣。再多一些,也無非希望兒女子孫,能讀一點書識一點字,將來不要再活得像自己一樣艱難。” 咧開嘴笑笑,“再加前段時間,與太子殿下四處奔走賑濟雪災,心中多少有些感觸。” “這大康朝雖說自那景隆皇帝登基,有了些起色,可終究還太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 “而且,超過七八成的百姓,沒進過一天學堂,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 又一撇嘴,“當然,這全天下的百姓,我管不著,那是皇帝的事……” “可這產業示範園內,這麼多匠人村夫,選擇跟了我這個東家,我總得為他們多想著些。” “所以就琢磨著,建了這麼座啟蒙學堂,聘一些先生授課!” “到時候,凡是我這示範園內匠人的兒子女兒,只需象徵性繳納一點書本費,都可以來裡面讀書。” “花不了幾個錢,卻能讓大傢伙都心裡踏實,有個盼頭。” “不僅如此,接下來這旁邊,還要建大規模的工人宿舍。” “畢竟我這裡大多數匠人,都是大老遠來的,有的甚至拖家帶口,不容易,每天往返來上工,都耗費不少功夫。” “做東家的,不能只想著使勁壓榨匠人的勞力,也得為他們多考慮考慮,這樣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總不能我這個東家吃上肉了,手下人卻連口湯都喝不上!” 於是乎,景隆帝便有些懵了。 雖從未真正從事過經商之事,可這全天下,哪聽說過有商賈這樣搞的? 給作坊的工人匠人,不但薪俸高出其他作坊一大截,而且還又是建工人食堂,又是帶薪休假,又是建工人宿舍,又是給人家子女建啟蒙學堂的…… 就連府上籤了賣身契書的丫鬟下人,都照樣發放薪資。 別看這小兒,犟起來的時候,能活生生把人氣死。 可對待這些底層勞苦百姓,倒好一番純良心思。 一時間,不僅陳皇后,就連長公主趙瀾,怔怔望向這小兒,目光中也幾分異彩。 可沒想到,王老爺倒是一臉希拉平常。 勾著景隆帝肩膀,又是咧嘴一樂,“其實我這子弟小學,跟尋常所見的學堂也不一樣。” “老哥你也知道,咱大康哪怕是各縣府建的官學學堂,先生所教授的課程,也無非是《幼學》、《文字蒙求》之類……” “用以孩童們能識得幾個字而已,算學也是有的,可從未得到重視。” “許多孩童讀了幾年官學下來,卻連一百以內相加相減的題目都不會解答。” “聽太子說,就連國子監與太學這樣的最高官學,所教授的算學內容,也極其簡單!” “當然,本老爺不是說這些上古先賢的著作與思想不好,相反,必須代代相傳……” “但是,老哥還記不記得上次,本老爺給你講過的,科學與科技才能興國?” 景隆帝神色一稟,瞬間來了精神。 陳皇后也不動聲色近前一步,面含微笑望著他。 只見這小兒,倒是一聳肩,“可唯獨本老爺沒給你講,算學才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農學、水利學、工業製造,包括天文地理學,哪一樣離得開算學的支援?” “所以到時候,我這子弟小學,除了尋常學堂的課程,還會增加開設算學、音律、書畫、體能,諸多課程。” “至於能授課的先生,只能花重金在全國搜尋,而授課書本,我們自己編纂再批次印刷。” “印刷是什麼意思?”景隆帝眉頭一皺,不明所以。 沒想到,王修只是沒好氣瞪他一眼,懶得回答他這個問題。 頓了頓,繼續沉吟道,“不僅如此,等到這子弟小學步入正軌,本老爺還要建子弟中學。” “供十到十五歲的孩子讀書。” “而那時候,中學所講授的種類,將會更加繁多。” “除了文學與算學音律書畫這些,還將增加開設史學、地理學、恪物學、動植物學等等諸多課程……” “當然,要在大康如今完全不成體系的這些學科,搞起一套健全的傳授體系來,很難。” “僅僅是各類學科,能夠達到授課水平的先生,恐怕都難得尋到,甚至只能一邊教學,一邊摸索,從最基礎的開始做……” “要建立起一整套健全的教授體系,非十年之功不可能!” 於是剎那,景隆帝徹底驚呆了。 歪著腦袋,直愣愣望著眼前這少年郎,不知為何,只感覺心臟撲騰撲騰跳得厲害。 這一套一套的,雖聽得他暈頭轉向……可瞬間,卻是滿心震撼。 這不正是這少年郎,當初跟太子所提起的,關於教化改革的東西嗎? 就這小兒,當初那一番“能寫得一手好詩,並不代表能做一個好官”的言論,朝廷取仕與教
《再逼我娶公主當宰輔我可造反》 第113章 教育體系的萌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